前不久,本市首家互联网+智慧型菜市场——河北区曙光路菜市场正式投入使用。市场有260个摊位,配中央空调和监控。每个摊位设智能电子秤,可联网商品价格大数据,实时了解价格变动,市民可通过手机APP在线上直接订购并选择送货上门。这样的菜市场完全颠覆了传统菜市场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
智慧型菜市场的新兴,方便了群众的生活。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品质高、购物时喜欢手机支付,线上买菜是从廉到优的一种升级。而另外一些没有手机或者不使用网银支付功能的人群还是依赖传统市场。目前老年人使用智能功能支付的普及率还很低,只能线下购买。所以这种线上线下双向发展的菜市场适应当下民情、孕育而生。
除了这种新型菜市场,较近开业的智能无人超市也备受关注。今年7月初,哇哈哈阿里京东宣布开设无人超市,未来几年,全国将要开10万家无人超市。这个举动非常具有前瞻性,是新零售业的试验田。当然,无人超市想要普及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早在2014年,扬州试运营了一家诚信自助小店,买东西付账全凭顾客自觉,结果不言而喻,开张几个月便关门休整,2015年在杭州试运营了一家无人超市,应收账款和实际收款一天时间相差了3000元。这就有两大问题应该值得思考,一是自觉遵守守信的社会公约,没有外在监督依然坚守道德,是无人售货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诚信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无人超市的普及。二是成本核算,相比于传统零售店,无人超市较大的特点就是“无人”。那么,节省人力成本之后,无人超市的运营成本会降低吗?购物环境能保证舒适吗?想要普及无人超市,不仅需要强大技术的支持,也需要大众的自身素质的提高。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新的智能商业模式会不断涌现,这将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至于能不能被大众接受,就要接受市场的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