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于穆铭 虽然时值酷夏,但近日北京文化局的一则回应,想必让流行偶像贾斯汀·比伯来了个“透心凉”。虽然这位20多岁的帅哥专辑销量不俗,但他曾有一系列不良行为引发公众不满,因此被拒绝来华演出。
众所周知,娱乐圈的明星属于公众人物,一举一动都对公众的行为具有引导或影响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明星更当自爱,不辜负公众的期待。比伯似乎是个反例,从2010年发表首张专辑,到如今不过短短几年,比伯已经从当初那个清新俊秀的邻家少年,沦为好莱坞较令人头疼的“坏小子”。随便上网搜索“贾斯汀·比伯”,弹出的也大多是负面消息。
公众人物除了享受鲜花掌声的拥戴,也要面对为自己的愚蠢行为付出高昂代价的结局。较近几年,从黄海波、宁财神到柯震东、房祖名,国内劣迹艺人明星违法现象不绝,归根结底还是观众过于宽容,让明星误把粉丝的喜爱当做宠爱,就算犯了错,其所受的惩罚与自身的收益远远不成比例。事实上,对待明星这样的特殊群体,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都是外在的约束,要从根本上减少劣迹艺人的出现,较关键还得靠市场的力量:劣迹艺人参演的影视剧要封、劣迹艺人参与的演唱会要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个屏蔽圈。
劣迹艺人无国界,应对这些丑闻缠身的明星,不论中外,理应一视同仁。事实上,在国外,对劣迹艺人也都是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因出演过韩剧《宫》而一炮走红的朱智勋吸毒被抓,除被判刑半年、罚款336万韩元和120个小时的强制性社会公益服务外,还被韩国MBC和KBS电视台封杀,真正做到了“身败”又“名裂”。无独有偶,酒井法子被曝吸毒后,不仅被经纪公司开除,还被所代言厂商索赔名誉损失,虽然几次筹备复出,但都遭到观众的强烈抗拒,基本上断送了演艺生涯。
说起来,拒用劣迹艺人,可谓既合乎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娱乐圈是个残酷的圈子,一旦被封杀,长时间消失于公众视野,就算有机会再出山,也早已被一代新人换旧人。封杀令的出手,不但震慑了劣迹艺人,也挽救了一个病态的娱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