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于穆铭 近些年,明星捐款不时招来非议。捐了钱人家说你作秀,不掏钱又被冷嘲热讽;公布了数目人家嫌你炒作,不公布又被疑诈捐;捐多了被喷太显摆,捐少了又被扣上吝啬的帽子。这不,较近湖南连日暴雨,多处地方遭受到洪水的破坏,湖南籍明星张艺兴赶忙向长沙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抗洪款项10万元,没想到不少网友不买账,理由是:明星一部戏就赚几千万,只拿出个零花钱就想“蒙混过关”,着实太没诚意。
本是善举,却引发骂战,张艺兴这次被讽小气,点破了这些年明星捐款陷入的怪圈。不知从何时开始,捐款这种以自愿为出发点的行为,被套上了道德的枷锁,明明爱心源于人的善良,可在不少网友的“道德力量”迫使下,爱心被异化为摊派,各类“捐款排行榜”层出不穷。渐渐地,捐款成了斗富,不但要及时,还被设定了“较低消费”。2008年汶川地震后,娱乐圈大哥成龙与英皇电影老板杨受成一同捐款1000万,而同样身为天王的刘德华捐款10万元,则被网友怒骂捐得太少。
归纳一下,网友逼捐的理由也很简单粗暴:明星比普通人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当然也获得了更多的收益,因此在国家危难时,就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过在网友以金钱为刻度衡量明星爱心多少的同时,似乎忘记了:明星没有捐出天文数字,但有可能用其他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心。再退一步说,即使明星没有捐款,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没有爱心?显然不是。爱心有多种表达方式:有的人用语言表示,有的人以行动表达。比如,古天乐虽然不是捐款较多的,但他从2009年开始捐助希望小学,迄今共捐助85所学校。
明星享受多大的赞誉,就要承受多大的质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观众既可以把你送上神坛,也能把你推入深渊。不过当网友的舆论抢占了道德高地,捐款这些原本属于个人意愿的问题,便被网友以道德之名、行网络暴力之实,让人无从开解。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道德是为了约束自己,而不是为了审判他人,是否捐赠金钱的决定权永远在明星自己,而非键盘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