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张远宏:退职不退岗的老党员

开栏语: 一个人需要一种品格、一座城市需要一种精神。好人的行为就是这种高尚品格的践行者、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演绎。近日,2017年上半年大冶楷模(好人)榜正式出炉,再一次掀起向好人学习的热潮。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身体力行积善行德,形成一股股向上的

  开栏语:
  
  一个人需要一种品格、一座城市需要一种精神。“好人”的行为就是这种高尚品格的践行者、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演绎。近日,2017年上半年“大冶楷模(好人)”榜正式出炉,再一次掀起向“好人”学习的热潮。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身体力行积善行德,形成一股股向上的力量,托举着这座文明之城;他们是一批传承中华美德、体现时代精神的模范榜样。即日起,本报特刊登12位大冶楷模(好人)的善举,让美德在铜都大地传承,让文明在这座城市涵养。
  
  ■本报记者卢梦文/摄
  
  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今年77岁的张远宏是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无论是在职还是不在职,他始终揣着一颗共产党员的红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学习永葆先进
  
  “宝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张远宏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他深知一个人要保持思想上不退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坚持学习。多年来,他坚持每天阅读各类报刊,尤其是党报党刊,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备了较高的理论水平。在社区开展的各种活动中,他总是带头宣传、带头落实,从不迟到早退。学习过程中,他认真做笔记、撰写心得体会。
  张远宏曾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虽然退职但不退岗,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年来,他协助社区成功化解矛盾纠纷数起,连续被评为团结社区的优秀调解员。他的毛笔手抄党章,受到上级领导的多次好评。他为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任劳任怨。将50年来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宝贵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坚定执着的追求。
  张远宏退休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不遗余力传承保安文化。记者走进张远宏的家,翻开那摞被他视为宝贝的“手抄本”,只见上面一行行毛笔字,字迹工整,疏密有致。这么多年来,他已经不记得抄写过多少份党章。
  “虽然咱已退休了,但能为大伙做点事,心里乐呵。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活一天,就要为党多尽一份力。”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作为一名老党员的不懈追求。
  
  热心公益发挥余热
  
  在保安老街,一提起张远宏,大家纷纷树起大拇指。他平易近人、热心快肠,是保安街有名的“老哥”。保安街布满他辛勤的足迹,街道社区有他忙碌的身影。他做的事虽不起眼,但却让人倍感亲切,心存敬意。
  几十年来,张远宏按时交纳党费,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老党员。2016年夏季洪水肆虐,70多岁的张远宏主动参与抗洪抢险的宣传工作,主动捐衣捐物给需要的受灾人员。
  张远宏是一名公益热心人,保安街修建石雕门楼,他带头捐资。他说:“我虽不富裕,但这是自己的一点心意啊!”老家张伏四湾修路,他省吃俭用拿出了6万元钱;沼山村举办桃花旅游节,他主动修建桃花亭。
  每天清晨都会外出锻炼,张远宏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塑料袋。晨练完以后,他就用塑料袋沿路捡拾垃圾。他说,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得从我做起。他家住在政府路,门前屋后的街道和排水沟常年被他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人问你为什么这么做呢?他说,“这是保安镇的门面呀,我把它打扫干净了。”
  从保安和尚挂锡修行到冯京连中三元,从三元阁到一笠庵,再到保安的石板街、风火墙;从保安街“日有千人拱手,夜游万盏明灯”的繁华再到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的荣耀……张远宏如数家珍。因为他热爱保安,心系保安,为保安辉煌的历史而骄傲,为保安蓬勃的发展而自豪。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远宏老人常年如此。他退职不退岗,发挥余热。他把助人为乐当做自己人生重要的一部分,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他说,他现在70多岁了,他还要帮到80岁、90岁,直到自己帮不动的那一天。
  
  记者手记:生命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腐烂,一种是燃烧。很明显,老党员张远宏愿把自己的生命燃烧起来,将能量化为一缕缕温暖的阳光,照亮大家。一份份手抄党章,见证了他这样一位老人对党的一片深情。老党员,就应该有这样的奋斗不止的生命姿态,张远宏永不退休的奉献精神,也深深的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64028/
1
上一篇学习劲牌:创新是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
下一篇 市政法委 助推企业良好发展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