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一生的情侣

■周瑞玲 父亲去世早,没有给后代留下物资财富,而是留下了一个好习惯读书。 小时候,我家家徒四壁,却随处可见书香气息。记得我识字不多时,就翻开父亲订阅的老版本《收获》,读不懂,就像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就从书柜里抱下一本《列宁回忆录》来阅读,读

  ■周瑞玲
  
  父亲去世早,没有给后代留下物资财富,而是留下了一个好习惯——读书。
  小时候,我家家徒四壁,却随处可见书香气息。记得我识字不多时,就翻开父亲订阅的老版本《收获》,读不懂,就像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就从书柜里抱下一本《列宁回忆录》来阅读,读不懂。当我认识多一些字时,就开始阅读《红楼梦》,但还是没读懂,越是读不懂就越想读,不知不觉竟然慢慢地爱上了阅读。
  工作后,我的青春期,没有其他爱好,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阅读小说。工厂的宿舍作息时间严格,故事情节紧凑的小说读着有瘾放不下,关灯后我就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亮偷偷阅读一会儿。
  我开始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人间》《雷锋的故事》《欧阳海之歌》《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等等红色书籍。书中自有黄金屋,对这类知识的接受,奠定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我人生一笔较宝贵的财富。我也阅读《红楼梦》《水浒》《飘》《茶花女》《傲慢与偏见》等等中外名著,让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有意思的是,曾经每当读完一本书,就去找儿时的小姐妹卖弄,现读现卖,把重要故事情节复述一遍。有时她们拿着我读过的书听我讲,还要抽查考一下我有没有讲错的地方,现在回想起来挺有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家后生儿育女忙忙碌碌,壮年时期主要是业务学习,工作的变换需要功能性不断充电,要拼文凭拼职称,成人自学大学会计专科毕业也在这时完成。除此之外,陪着孩子们阅读背诵唐诗、宋词、元曲,阅读漫画、童话故事、儿童读物,阅读小人书、《故事会》《小小说》,阅读《读者》《特别关注》等报刊杂志,甚至跟着学拼音、学五笔、学电脑、学上网、学写作。值得庆幸的是,这期间自己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学习,一路成长,像是重回学生时代,使我保持了年轻的思维、年轻的心态,甚至童心未泯。
  时代变化日新月异,随着网络普及,快餐文化普及,诱惑多了,空余时间多了,反而潜下心来读书少了。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读书的人是不明事理、愚昧无知的人。活到老、学到老,让书成为自己的灵魂伴侣、精神食粮,读书使人年轻、读书让人心明眼亮、读书让人优雅大度。
  书到用时方知少,人的综合能力来源于不断学习,工作能力取决于学习能力,只有努力再努力,学习再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社会在进步,你也得跟着进步,“读书使人进步”。
  阅读是较好的时尚,所以,提倡全民阅读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然,读过的书看似全都忘记了,其实已经不知不觉悄悄地潜移默化在骨子里,吸收的养分,融会贯通,表现在写作的字里行间,体现在工作态度、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言淡举止的点点滴滴的风格上。
  有人问我,你能坚持写作真好,一定是什么什么大学毕业的吧,我羞愧难当,难以启齿。其实,因我参加工作早,读初中时就放下了书包。可是,我在读社会大学这门课程特别用功,先天不足,后天发奋,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读书,方能适应各个时期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
  收拾房间时,看到一本过去学过的哲学,嗯,这本书我喜欢,放眼前,抽空再阅读;看到一本小说,放眼前,抽空阅读;看到文友出版的新书,也放眼前,抽空阅读,收着放着,床头柜上摞了一大摞书,都想阅读。
  我的父亲酷爱读书写作,是父亲阅读的好习惯影响了我一生,阅读也将成为我一生的习惯。好习惯是可以传承的,阅读也是我孩子们的习惯,好习惯一旦养成,将收益一生。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我始终如一的情侣,是书伴随我左右,伴随我终身,丰盈我的世界,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63935/
1
上一篇高兴之余 谨防“李鬼”大学出没
下一篇 “掉头”还是“调头”? 市民有点蒙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