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提高经济发展质效加快“百强”进位赶超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王刚)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必须把握重大机遇叠加期和转型升级关键期,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发展短板,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转型升级两大任务。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百强县市的大冶,必须提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王刚)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必须把握重大机遇叠加期和转型升级关键期,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发展短板,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转型升级两大任务”。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百强县市的大冶,必须提高经济工作的政治站位,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落实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抓手,加快“百强”进位赶超,力争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强化经济转型,全力提升发展质效。一是做强做大新型工业。坚定不移走调结构、抓创新、转方式之路,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和光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层次迈向中高端、产品质量迈向高精尖。引导和推动铸造、模具钢、铝型材、纺织印染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进“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计划,支持企业更新设备,实施智能制造提升行动,实现传统产业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二是做深做精现代农业。坚定不移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行“农业工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职业农民队伍,带动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三是做优做活第三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等新兴业态,依托总部经济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完善服务和监管功能,着力引进一批总部型企业和功能性金融机构,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培育发展一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推进电子商务进村入户。
  强化项目带动,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一是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定海神针”作用,精准对接国家、省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建设基金等政策支持导向,加大对上争取专项资金和新增政府债券资金支持力度,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抢抓全国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试点县市机遇,推出一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学校、医院、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积极争取发挥政府专项资金和产业发展基金导向作用,增强企业投资信心。二是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探索展会招商、科技招商、股权招商等新模式,力争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汽车发动机配套项目、中兴新先进材料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三是不断夯实园区平台。完善大冶湖高新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园区路网、通讯、电力、供排水、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力和集聚力,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研究谋划“一区多园”政策措施,依托大冶湖高新区,有序推进灵乡、还地桥、陈贵、保安、大箕铺等乡镇工业园区联动协作、统一管理。
  强化生态优先,全力打造全域旅游。一是高品质打造全域景观。充分挖掘区域旅游的特色优势,着力打造以大泉沟、大王山、黄坪山、保安湖、大冶湖等为代表的生态山水旅游线路,以金华山庄、梅红山庄、雷山景区、楚天香谷景区等为代表的养生养老旅游线路,以劲牌公司、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等为代表的工业研学旅游线路,以及乡村休闲旅游线路和红色旅游线路。跳出“地域”限制,加强景区之间的整合联接,构建区域性、多生态的大旅游圈,带动全域旅游发展。二是高标准优化全域环境。打破景点景区内外环境“两重天”,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补齐以人为核心的旅游软环境短板,建立健全共建、共享、共护机制,提升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的旅游意识和文明素质。三是高水平彰显全域文化。大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充分发掘大冶青铜矿冶文化、千年古县文化、劲牌养生文化、美丽乡村文化、特色民俗文化和红色旅游文化底蕴,彰显城市特色;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民族风情小镇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促进城镇发展与历史文化的充分结合,保存城镇文化记忆,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的特色镇村。(作者系大冶市委副书记、市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63920/
1
上一篇以省党代会精神为引领推进平安建设再上新台阶
下一篇 我市集中收看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