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李飞 实习生 刘永赳)本报连续两天对学校周边危险玩具进行了报道,引起了不少市民、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18日,部分市民致电东楚晚报记者,说自己孩子买过类似的危险玩具,并为孩子的安全担忧。
7月17日报道中,王女士对儿子明明(化名)所买的玩具枪很担心。报道刊登后,王女士没收了明明的玩具枪。可是明明有些不乐意了:“同学们都在玩,为什么我就不行?”
王女士有些无奈,她告诉明明,这些玩具的危险性,并没收了玩具枪。“我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玩具枪,总不能丢了吧?”王女士有些进退两难,枪如果不丢,又怕明明再拿去玩。较终,王女士将玩具枪藏了起来。
与王女士有同样困扰的还有陈女士,她的儿子琪琪(化名)今年11岁,在沈家营小学上学。“我看了你们的报道后,就回家检查了儿子的玩具,结果发现了一堆‘武器’。”
在陈女士家中,东楚晚报记者见到了陈女士所说的“武器”(如图):3把玩具手枪、一把飞刀、一把微型弓弩,还有一盒手榴弹型的塑料子弹。玩具中的那把飞刀,是铁制的,刀尖处十分尖锐,能轻松刺穿一本作业本。
“儿子买这些枪,我当时都不知道,后来一问才知道,儿子是用平时存下的零花钱买的。”陈女士担心,儿子玩这些玩具不但容易伤到别人,更容易伤到自己。
市民文先生则反映他家中有个“军火库”。“玩具枪有10多把,你说吓人不吓人。”文先生说,儿子文文(化名)喜欢玩枪,家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玩具枪。
“我从不给他买具有危险性的玩具。”文先生说,他和妻子平时上班顾不上,老人宠爱孙子,经常给文文买这类玩具。“还有些玩具是文文用压岁钱买的。”

专家建议
教育孩子要疏不要堵
采访过程中,不少家长向东楚晚报记者诉苦:没收孩子的玩具,儿子不仅不理解,反而发倔,不理父母。
那么,家长该如何教育、引导孩子正确玩安全玩具呢?沿湖路小学副校长刘欢认为,单纯没收孩子的玩具,反而会使孩子误解了家长的本意,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对于孩子玩危险玩具,家长要疏,不能堵。”
“平时,家长和老师要多关心、留意孩子,对于孩子的危险玩具,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发现并制止。”刘欢说,这一点很关键,尽快发现,就能将玩具对孩子的危险性降到较低。
刘欢认为,如果家长和老师发现孩子在玩危险玩具,不要一味去收缴,要告诉孩子这种玩具的危险性在哪,得到孩子的理解后,再去收缴孩子的危险玩具。
“孩子之所以玩玩具,是因为他们有比较空闲的时间。”刘欢说,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和推荐孩子玩有意义的玩具,让孩子有事可做,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去玩危险玩具。
另外,刘欢还认为,解决儿童玩危险玩具这一问题,不是某一方的努力就能达成的,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合力教育,才能让儿童远离危险玩具。(记者 李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