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发展农业需要新型农民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黄东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水平。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快,农民增收虽多,但主要得益于打工经济的补充,得益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上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实际上,农村、农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黄东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水平。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快,农民增收虽多,但主要得益于打工经济的补充,得益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上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实际上,农村、农业、农民等“三农”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山区和广大丘陵地区,由于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耕作辛苦,加之投入大,收益低,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扭转这种局面,除了国家政策调整和保障以外,必须想方设法稳定农业大军——农民。发展农村,必须发展农业,发展农业,必须依靠农民。要给农民以足够的信心和希望,使他们愿意留在农村发展,而且能够发展好。只有培育一代又一代热爱农村,立志开发和建设农村,具有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的新型农民,才能确保农业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
  要培养农民热爱农村的情感和改变农村面貌的志向。只有热爱农村,才愿意扎根农村,献身农业;只有立志改变农村面貌,才有信念、信心、意志和动力去实践、去创造。农民只要有了热爱农村的质朴情感,有了改变农村面貌的坚定情怀,农村面貌的改变就一定会大有希望。
  要武装农民的新思想,帮助农民建立新理念,增长新知识。要让农民真正理解“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这句话的真谛,觉得自己使命重大、位置光荣;要让农民看到现代农业的前景和希望,通过引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养,使他们成为农业技工和农业专家,进而科学地建设农业,用生态的理念来优化农业。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彻底消除农村贫困,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摘掉“贫困帽子”。为了确保目标如期实现、提前实现,各地都在加紧实施“精准扶贫”。更长远的目标,更科学的策略,是靠知识扶贫、科学致富,因此,必须尽快培养出能够适应并推动农业稳健发展的新型农民队伍,给农业发展提供长远、有力的保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63543/
1
上一篇兄弟联手绑架儿童勒索黄金25千克 警方快速出击解救人质破积案
下一篇 把防汛当做“河长”履职舞台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