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务实重行 做大做强黄石工业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易木生) 核心提示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滚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培养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竞争力、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形成20个以上千亿元产业;大力扶持一批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壮大一批细分市场

  

务实重行 做大做强黄石工业

务实重行 做大做强黄石工业

务实重行 做大做强黄石工业

务实重行 做大做强黄石工业

务实重行 做大做强黄石工业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易木生)核心提示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滚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培养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竞争力、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形成20个以上千亿元产业;大力扶持一批“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壮大一批细分市场领军企业;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集成电路发展工程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材料、生物医药、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等……这些为黄石这个老工业基地,坚持工业强市,加快转型发展,推动产品迈向中高端,提供了政策支持,指明了发展方向。
  6月20日,市委书记马旭明调研工业发展时强调,要重视抓有效投资,各级主要领导同志务必以身作则,带头招商引资,带头服务企业,力争在引进大项目、激活民间投资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要推进生态工业大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培育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变优、经济形态变绿、发展质量变高,努力以较小的资源代价换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招商为源 积蓄发展后劲
  7月8日上午,记者在开发区总投资达12.2亿元项目的华创科技(黄石)产业园看到,LCD液晶屏玻璃板和手机玻璃盖板在生产线上有序流动。谁曾想到,一年前的这里还是一片泥泞,如今已经厂房矗立,机器轰鸣。华创科技(黄石)产业园总经理江章律告诉记者,一期工程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来黄石投资建厂,是较正确的选择!”
  5月2日,西塞山区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暨投产仪式在工业园区模具材料园内举行。23个项目总投资25.1亿元,年产值累计可达60亿元。而这个仪式背后的价值,更在于让那个模具钢小镇,一举演变成为聚集生产高端模具材料、为华为等大厂提供智能手机背板配件的环保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把好的资源吸引到黄石,较终的落脚点仍然在发展上。以招商引资为“龙头”的发展好戏,在黄石的舞台上从来不缺乏激情。
  湖北楠田工模具科技就上演了一把“速度与激情”——从签约到落地,只用了2天!
  在阳新,招商引资得新港园区物流航运之便而风生水起,新兴际华、盐田港、中粮、宝钢等大型企业渐次入驻,为园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各城区,鄂东商贸物流中心、特钢模具产业园、北控集团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南坤重工项目等纷至沓来,大批企业已在东楚生根发芽。

  项目壮腰 撑起发展脊梁
  项目建设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不可或缺的手段,更是加快发展的根本。黄石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工业撑腰,挺起黄石发展的脊梁。
  “如果将这一年来上达电子黄石工厂生产的柔性电路板拼凑在一起,面积将足足有两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而这些电路板已经随着华为、小米、VIVO等智能硬件走进普通数码产品消费者的生活。”2016年10月底,在上达电子黄石工厂投产一周年之际,董事长李晓华曾经无限感慨。
  如今,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谋划和先期引进的沪士电子、新兴电子等企业的努力下,我市已初步培育发展了PCB、北斗卫星导航、光电子、应用电子四大特色产业集群。随着上达电子进驻开发区,我市已经形成了一条从铜球、铜箔、覆铜板一直到柔性线路板的完整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千亿级的重点产业在我市已经逐步变成现实。
  除了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黄石同时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芜存菁,将工业做大做强。
  16家煤矿,135万吨煤炭产能,完成三年的去产能任务,黄石只用了一年。
  为了彻底摆脱“煤炭依赖症”,在去产能中赢得主动,黄石快人一步将乡镇考核指标从经济总量、增长速度转变为民生和生态建设。
  在转型过程中,金海煤炭管理区做了先行军。在关闭区域内所有煤矿后,金海投资1.5亿元,种植了1万亩白茶园,并修建国家级健身登山步道,引导关停矿井的煤老板,就地投身绿产业。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气化长江”绿色工程,把船舶动力从烧油换成烧气,降低大气污染和燃料成本。瞄准前景,湖北迪峰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投入研发资金2000万元,取得了中高端船用LNG燃料储存及供给系统技术专利,被工信部列为国家产业化研发项目。迪峰公司正从单一的换热器公司,转向LNG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发展及产业政策支持的高端市场。
  今天的黄石,矿产资源深加工产品产值占资源型产业产值的比重达85%以上,实现从卖资源到卖产品的跨越。

  精准服务 筑牢发展底盘
  7日上午10时,黄石西普电子有限公司定向招聘的35名工人乘坐客车前往广东河源市西普电子,进行一个月的上岗前培训,为投产做好全面准备。至此,黄石宏旺企业管理公司为西普电子定向招的200名工人全部到位,解决了西普电子的用工问题。
  “本来准备撤出黄石市场的,是政府一纸文件,让我们看见了政府服务企业的态度和决心!”宏旺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开发区出台《关于做好开发区三大产业用工稳定员工队伍的若干意见和实施细则》,有针对性地设立招聘补助资金,一举化解企业“招工难”和“稳工难”。
  “有了人,我们就不愁了。”上达电子黄石公司管理部经理翟樊说,新政策的出台,对于企业用工和留人是很大的利好。为上达电子解决“人”的问题,只是黄石市委、市政府精准服务企业、夯实发展底盘的一个缩影。
  “在关键时候,‘双千’专班给我们雪中送炭!”6月7日,湖北华远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新文告诉记者,在经济下行和资金困难的双重压力下,华远装备近年来的产销形势很不理想,再加上企业的贷款到期,公司面临困境。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市“双千”指挥部的部署,全市19家金融机构与137家企业的146个重点项目达成了信贷合作意向,组建了6亿元的过桥资金池,其中徐新文就拿到了800万元的过桥资金。
  “企业有什么难题,我们就解决什么难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话掷地有声!新冶钢高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在短短三个月内能办完所有审批手续,这是项目申请人郭大进没想到的:“比原来办的模式至少节约两个月的时间,基本没怎么跑路。”
  随着“双千”活动的持续深入,中铝华中铜业、晟祥铜业、武汉重冶等停产半停产企业全面复产;向46家重点企业、行业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后备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46名;大冶有色冶炼厂污酸渣项目环评验收、大江集团3万吨有色金属冶炼废物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环评验收等一批困扰企业发展的环评问题已得到解决……
  重塑黄石发展新的辉煌,较大的优势在工业,较大的潜力也在工业。如今,全市上下正在朝着工业强市的目标不断奋进。

#p#分页标题#e#

  记者手记:抓招商 引项目
  工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工业强市,关键靠科学招商,尽快做大优质增量,激活存量、整合存量、优化存量。多年来,黄石每年的“新春会”以招商引资“开篇”,今年更是成立四大招商局来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抓招商,要围绕重点产业链、要素关键环节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强化补缺,特别是对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技术,要加大引进力度,为工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实践证明,黄石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工业经济转型步伐持续加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坚持把技术进步、科技创新贯穿于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全过程。
  工业强市,“强”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全市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我们坚信,只要上下同心,真抓实干,全力在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上出实招、做实功、求实效,就一定能全面提升全市工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强我市工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63498/
1
上一篇泉口香菇基地亏盈记
下一篇 钟山大道刷黑完工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