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骑进荆门,相关部门如何应对?接受采访时,大家的意见中一个成语被反复提起:措手不及。
为何措手不及?共享单车的指导意见尚未出台,未经审批即登陆荆门——这一股“冲击波”,令人猝不及防。
一位不愿具名的受访者形容:共享单车骑进荆门,是资本的“冲动”。你看,“小白车”进荆没几天,“小橙车”(摩拜单车)就来了。
资本“冲动”后,部门补位忙。
停放莫“任性”,创卫成果需要共同维护
“辛辛苦苦创卫成功,现在一夜间回到了几年前!”
“有人竟然把(共享)单车停到了路中央,成了安全隐患……”
针对共享单车停放“任性”的吐嘈,刷爆了荆门人的“朋友圈”。
27日、28日,记者在城区采访时,遇到了不少胡乱停放在路边的共享单车,有的车甚至直接被扔在盲道上变成路障。
市城管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作为街面秩序的管理者,城管部门从城市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影响市容市貌及街面秩序等问题,于25日—26日分别约谈了两家公司在荆的主要负责人,建议他们控制投放规模,采取措施引导市民合理用车,并杜绝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同时,建议他们尽快向有关部门完善报批手续。另外,城管部门根据《荆门市城市管理条例》,向他们依法下达了《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下一步将开展集中整治。
近日,杭州城管在主城区暂扣2万余辆违规共享单车的新闻成了“当日头条”。在全国各大城市,共享单车的“野蛮生长”,已经影响到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对于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相关管理部门只好将它们暂时集中起来,然后通知各家公司前来处理,可目前效果并不理想。
据了解,《荆门市城市管理条例》是我市“地方立法”的成果,于今年2月起实施。这位工作人员解释,根据条例第三十七条,非机动车应当在划定的区域内有序停放,不得占用或者堵塞人行道、绿道、消 防和公交、校车专用停车位。对违规行为,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他同时呼吁:城市管理,人人有责,荆门取得荣誉不易,需要大家共同珍惜和维护。
新业态咋管控?“包容审慎”才能发展壮大
下了公交要走上一段路,打的路程短感觉划不来。共享单车瞄准“高频刚需”的用户需求,新鲜事物很快成了气候。
市商务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目前新(经济)业态比较多,发展比较快,如前些年的电商,从“野蛮生长”到“有序管控”也经历了一段阵痛期——现在,从上(商务部)到下(各商务局),(电商)都在指导意见、管理规范和管控机构的范围内运行。分享经济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冲击力度很大,目前尚在指导意见的制定期,有了一个“管总”的“补位”路线图,具体的路还很长很曲折。
所谓“管总”的“补位”路线图,指的是5月下旬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车辆乱停乱放、车辆运营维护不到位、企业主体责任不落 实、用户资金和信息安全风险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截止期限内征求而来的数百份建议中,绝大多数对文件内容表示认可,对共享单车持鼓励意见。
根据指导意见,地方政府的交通运输、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交通管理、城管、网信、发展改革、价格、人民银行、工商、质检等部门拟按照各自职责,对共享单车经营行为进行监管,并对违法行为依法处理。
市民反响较大的“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职能部门正在查处。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引起社会关注的“盗窃、损毁”类行为,在荆门情况如何呢?
“小白车”运营方荆门地区负责人姜钧卓说,有零星案例发生,目前运营方正着力于“小白车”的推广,对防止“盗窃、损毁”方面的投入不够,下一步,将针对此类情况,与公安部门联手,借助后台数据、GPS等技术手段专项打击不法行为。“至于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共享单车骑进荆门,在为广大市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不希望为交通市容等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会尽量向好的方向去努力,比如,和职能部门协调,划好停车位,并呼吁市民有序停车。”
对于新业态、新模式,应持怎样的态度?
“几年前微信刚出现的时候,相关方面不赞成的声音也很大,但我们还是顶住了这种声音,决定先‘看一看’再规范。如果仍沿用老办法去管制,就可能没有今天的微信了!”6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举此例,要求政府部门对待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要有“包容审慎”态度。
李克强指出,分享经济利用“互联网+”,不仅创造了很多新业态,化解了不少过剩产能,更带动了大量就业。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分享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生力军”作用。
事实上,在总理出访期间,有不少国家领导人都提出,欢迎中国的共享单车前往发展。
“在分享经济一些领域,我们的确走到了世界前列!”李克强说。他要求与会各部门负责人,务必坚持市场导向,加强分类指导,鼓励有条件的行业、地区和各类市场主体大胆探索,发展分享经济。(荆门记者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