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忽如一夜春风来”,荆城遍地“小白车”。面对“小白车”在荆门的“野蛮生长”,政府、企业、用户做好准备了吗?一辆“小白车”,几多待解题?这一缕隐忧,催生了《共享单车骑进荆门》系列报道,旨在剖析共享单车这一新鲜事物所遇到的“拦路虎”,聚焦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规范化道路。敬请关注!
共享单车骑进荆门,本来就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它是解决市民出行“较后一公里”的较好方案,且共享单车是“网红”,不仅在现实中各个城市火爆异常,较近还作为共享经济的鲜活范例,成了万众瞩目的高考作文题的关键词。
上周,“小白车”初进荆门,记者率先体验。
道待解题:安全和接受程度
作为一种成熟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小白车”的操作,对于习惯“一部手机闯天下”的人来说,门槛几乎为零。
体验中,“三会”就可骑上“小白车”——会扫码,会下载(APP),当然,你还得会骑自行车。
荆门城区的道路和国内其他同类城市相比,借助前不久象山大道改造的“东风”,至少在改造好的主干道上,专用自行车道的设置走在了前列。
和硬件比,人心方面的“拦路虎”问题似乎严重些。
用户方面,年龄是“分水岭”。采访中,多位“50后”“60后”对“小白车”的安全表示担忧。
“现在马路上车这么多,开车的新手这么多,骑自行车被车撞了咋办?”
“助力车到处窜,自行车哪撞得赢?”
还有,他们对“小白车”停放的安全问题也表示担忧。
“车被盗了,责任谁负?”
“万一扫到骗子给的二维码,怎么办?”
“锁了车还在计费,怎么解决?”
“70后”及更年轻的“00后”,更注重体验感受。
“前篓设计不太合理,装东西不方便……”
“感觉轮胎很硬,上坡比普通自行车费力许多!”
第二道待解题:素质和不文明行为
用户方面的“吐槽”是否属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5日下午,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从万达到天鹅广场,记者发现不少用户骑车在车流中穿行,此举十分危险。
从天鹅广场到市二医,自行车道上行人较多,不时有助力车、电动车骑过。
停车方面,大部分用户停车较为随意,寻找“小白车”的过程也不算方便。
与此同时,“小白车”历险记也在不断上演。
图片来自微信
25日,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一组荆门市民朋友圈里的“小白车”历险记组图: “小白车”绑架,“小白车”被私自加锁,“小白车”被停到地下车库,“小白车”花式载人……
虽然,“小白车”遭“绑架”剧情随后遭“反转”,疑似车主公开回应:是为了让“小白车”停放到主城区,所以放到汽车后备厢载回城,本是好意,不料却引发误会。但其他关于“小白车”的画面,依然深深刺痛了荆门人的内心。
还有一些画面,涉及交通不文明行为:“小白车” 随意停放,影响交通秩序;“小白车” 占用盲道,成为“路障”;载人逆向骑行,险象环生;经过十字路口没有推行,存在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在共享单车的推广过程中,相伴而生的素质问题和不文明行为似乎成了“标配”。有人说,市民的素质问题和不文明行为一直存在,只是因为共享经济模式的推广,更加凸显。
荆门市民在共享单车的推广过程中,在素质方面将交出怎样的答卷?我们拭目以待。
第三道待解题:信用和规范管理
如果仅仅因为安全和素质方面的因素,就给“小白车”贴上“麻烦制造者”的标签,显然不公平。更具建设性的做法是,让“小白车”成为促进市民素质提供和公共管理升级的“挥鞭者”。
在采访中,“小白车”的运营方回应:出于兴利除弊的目的,参考其他城市的做法,“小白车”设置了信用分,正常使用加分,违规使用扣分,信用分低于80分,单价调整到半小时100元,信用分归零,账户被永久冻结。
运营方也坦言,信用分的正常运营有赖于用户的积极参与;信用分的管理,账户就是被冻结了,再开个新的账户也并不是件特别复杂的事情,“信用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或者换个更为通俗的说法,只能约束君子,不能防小人。”运营方表示。
“小白车”在省内运行情况如何? 武汉是较早投放的地区,目前,宜昌、襄阳、荆州、荆门、鄂州、咸宁等地正在陆续铺开。
“小白车”在荆门的投放规模如何?首批6000辆!
“小白车”运营方荆门地区负责人姜钧卓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白车”是应荆门房地产商的邀请入驻荆门的,有点打“擦边球”的意味。他介绍,就运营情况而言,首批运营良好,人员配备基本齐备,保证了市民用车关键时刻有车可用;就素质和不文明行为而言,荆门人的素质相对较高,没有出现成规模地毁坏,不文明行为尚属个别现象。下一步,“小白车”将向武汉等地的标准看齐:增建配套设施,优化用户体验。
在经济新常态下,共享经济是不折不扣的蓝海。
2017年是共享经济爆发的一年,当共享单车站在“互联网+”的风口,它冲击着传统的出行模式,它考验着市民的诚信和素质,它倒逼着城市全维管理升级和完善。
荆门发展,创新是“主打”。
#p#分页标题#e#骑进荆门的“小白车”在“互联网+”的风口,能不能像置身于爱飞客风洞一样“飞起来”且“飞得更高”,靠得不是某一方面的坚持,而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记者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