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田城 通讯员 刘涛)
21日中午,46岁的倪书建背着喷雾器走在机耕路上,一路喷洒除草剂。他很有经验,太阳越大,打除草剂越管用,不管杂草有多顽固,通通灭杀。
这里是阳新县王英镇倪家村蛇嘴沟。山沟两边,药田和稻田互嵌着,地里的丹参开出蓝盈盈的小花朵,散发出淡淡清香;田里的秧苗长势很旺,预示着今年又有一个好收成。
今年,倪家村试水种下了30亩丹参、20亩地黄、60亩黄精,倪书建作为精准扶贫对象,被挑选为药田的管理人,负责带动其他十几名贫困户种好药材。村里很重视这100多亩药田,所以他做起事来也格外认真。
中药材,有经济账可算!拿黄精来说,丹参的鲜根市场收购价约9元一斤,一亩地能产2000斤,毛收入可达1.8万元,更何况,村里出产的药材无论多少,一家浙江的公司全包了。
村支书倪书能感慨地说,幸亏是这几年路修到了村里,不然外面的大老板哪能够到这山旮旯里来哟!
倪家村有2868人,其中446人是贫困户,相当于100户人家里就有15家生活困难。闭塞的交通,成了贫困发生率高的重要原因。
“村里山很多,有1.8万亩。按理说靠山吃山,可道路不方便,满山的资源都开发不出来。”村民倪日灯说,他在浙江打了16年的工,攒了点资本回乡开了一家贡香加工厂。回来开厂,主要是看中村里山上漫山遍野的楠竹资源。按他的设想,贡香的竹芯完全可以在山上采伐。
谁知道,因为路不通,采伐楠竹的人工太贵了,较后只能放弃——空见春山遍地宝,无奈一路隔断致富梦!
如今,贡香所用的竹签全部从咸宁地区运回,购置的切割竹子的机器也空置了。一根香的批发价是2分钱,他这个不起眼的小工厂,一个月毛收入可达3.6万元,直接养活了6个贫困户。
“如果路修到山上,用大机器规模化生产,我完全有把握把贡香做成村里的龙头企业!”他说。
可喜的是,倪家村的道路正在快速修建。目前,村里已新修机耕路6公里,方便了186户群众从事农耕;投资120多万元硬化了4.6公里通组公路,已验收了3公里。
阳新县民宗局副局长石章良长期驻扎村里。他说,多年来倪家村是因路而穷,但未来一定会因路而富。“村民勤劳肯干,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山场资源,倪家村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