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 管洪芬
周末,我邀了一位好友来家做客,刚坐下没几分钟,我手机响了。一接,是快递员打的电话,通知我的快递已经放到了小区代理点,希望我尽快去取。我赶紧喊正在一边看电视的女儿下楼去拿快递。朋友看着惊奇,问干吗要让孩子去拿?我笑:没事,让孩子活动活动挺好。
女儿下了楼,很快就把快递取了回来。眼看着做饭时间到了,我开始在厨房里忙碌起来,担心三岁的儿子瞎闹腾,我叮嘱女儿一定要监管好小弟弟。朋友原本在厨房抢着帮我打下手,一听我的话,立即向我提议,说小孩子管小孩子怎么行,还是由她来看着小孩子吧。我告诉她不用,女儿能行,而且小子也服气她姐姐管着他。朋友便笑,她说,没看出你那么能使唤孩子呢,让女儿取快递、看小弟弟也就算了,刚还让那么小的儿子自己收拾玩具……
看朋友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我没有辩驳。朋友一定感觉孩子还那么小,就让他干活,也太难为孩子了,但我依然告诉朋友,让孩子适当地做些家务其实更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长。
想起以前,我一直为两个孩子每天把家里整得乱糟糟的头痛不己,后来不经意间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关于做家务的研究统计,说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收入前者比后者高20……我当然没有那么多前卫的考虑,只是那次,当我看着这项统计,我却一下子有了领悟,如果培养孩子做家务,可以教会他们责任,给予他们一系列不同的能力,以及技能,我为什么要剥夺他们建立秩序感,培养责任感的机会呢?
心动便要付诸行动,从那以后,我开始先一点点地把女儿带动起来,偶尔让她洗个碗,扫个地,或者有空的时候洗一次自己的衣服……只是一点点小小的改变,我却惊异地发现,原来女儿并不如我想象的什么也不会干,她不仅做得很好,而且做家务让她产生了成就感和自信心,也因为参与到劳动中来,女儿的自理能力迅速加强,很大程度减少了我的后顾之忧。
应该是受这种家庭氛围的牵引,三岁的儿子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也一点不排斥,他会把自己的饭碗送到水池,他会归整自己的玩具,甚至很多时候,他会抢着学做更多的事。而这些,我发现对提高他的认知和观察能力真的大有裨益,不仅如此,孩子的自律力也得到了增强。
可能有的家长无法理解我的行为,但不得不承认,大包大揽式的爱真的不利于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高,而通过学会在合适范围内“用”孩子,“用好”孩子,我们反而能在拔除孩子各种惰性的同时,收获很多惊喜和美好。所以,别舍不得“用”孩子,如果你真想为了孩子好,就赶紧也把他们使唤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