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匆匆那年追梦的我们 路小灯和他的微电影

路小灯介绍他拍摄的微电影。记者 王鹏 摄 香樟树书店略显冷清。 一座城市,总需要一些用心经营的书店,一些爱音乐的人,一些让人热血沸腾的球队,还有一些其他的什么,否则,城市就缺少了一种温度,一种热情,一种眷恋。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每一个为着心中

路小灯和他的微电影

路小灯介绍他拍摄的微电影。记者 王鹏 摄

路小灯和他的微电影

香樟树书店略显冷清。

一座城市,总需要一些用心经营的书店,一些爱音乐的人,一些让人热血沸腾的球队,还有一些其他的什么,否则,城市就缺少了一种温度,一种热情,一种眷恋。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每一个为着心中的坚持默默努力的小人物致敬。

———路小灯 

海曙效实巷的香樟树书店,老板英子正为惨淡的营业额发愁。两年多前,路小灯找到她,说要为她拍一部微电影。

“如果你开不下去了,那会留下一个记录,至少还有人记得你的梦想;如果你还打算坚持,那会让更多的人知道香樟树,说不定是个转机。”

英子被说动了,但转机没有出现。

2013年初,英子将书店转手回到老家。而此时,微电影《书店》却一炮走红,路小灯改行做起了真正的制片人,那是他从小的梦想。

东南商报记者 樊卓婧 程鑫 

落寞的小书店

路小灯的本名“龚斌”,他从事外贸,只不过坚持着一些文青的习惯,比如定期买一本地理杂志。

那几年,一家又一家的民营书店关门谢幕。这让路小灯无比痛心。

路小灯说,他想拍部纪录片,让城市记住这些消失的书店。

“这个胖子疯了。”朋友笑他,但酒醒过后,朋友建议他去看看效实巷的“香樟树”,这是市区仅存的几家民营书店之一。

香樟树在宁波文艺青年圈颇有名气。不过,和很多人一样,路小灯次来到书店时,有些意外。

开书店是许多女孩子的梦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店主应该是个有钱有闲的文艺女青年,长发,棉布长裙,靠在实木桌椅上,煮着咖啡,放着小众的音乐。

但是英子不是。路小灯看到的女老板,是个疲惫而憔悴的母亲,2岁的孩子在她的怀里哭闹。她皱着眉头哄着,头发草草地扎在脑后,一头的汗,上衣贴着后背。

书架下面三层,各种书横七竖八地堆着。玩具、奶瓶散了一地。这个不足40平方米的店面居然还设了一个生活区,放着炉子,弥漫着油烟的味道。

英子有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本名,何凤英。她没上过大学,高中毕业就来到宁波,换了好多工作,直到开了这家书店,才找到了一种归属感。但是,经营不尽如人意。

英子在书店做自己和女儿的一日三餐,路小灯很惊讶,但更让他惊讶的是,英子告诉他,就在不久前,书架背后放着一张拥挤的床,他们一家三口还住在这里,较近才另外租了房子。

在路小灯的强烈要求下,英子带他去了新家。那是老小区底层一个类似车棚的房间,狭小而闷热。

为了卖书,英子周末去宁波书城的路边摆摊。大热天,车把上挂着装书的大袋小袋,小女儿蹲在电动车的踏板上,书摊硬纸板上用红笔大大地写着“五折”。烈日下蹲一天,常常连10元的摊位费都赚不回来。

除了书店架上那一排排书,路小灯在英子身上看不到他想象中的阳春白雪,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窘迫又必须面对的真实生活。

“我做得不好,没什么好拍的。”英子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她的窘迫,而且她已经第三次贴出了转让广告,但较终被路小灯说服了。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619/
1
上一篇投资300万建生态农庄 女汉子孙丹蓉坚守绿色理想
下一篇 宁波今夏高峰日用水量预计超过140万吨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