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王若梦)朝阳河水潺潺流动,河岸是山,山边是田,山水相连,滋养了月台村的百亩芋头田。水好芋头自然甜,在阳新,芋头圆是一道传统的家常美食,龙港镇月台村的芋头圆更是远近闻名,但由于制作过程繁琐,很多家庭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做。
月台村全村232户贫困户,897个贫困人口,是2017年整体脱贫的重点贫困村。把产业帮扶当做脱贫的发动机,月台村精准发力,首当其冲发展壮大其特色产业——芋头圆。
村支书刘会银告诉记者,他过去在北京经商,每当看到超市里卖的速冻饺子,就分外怀恋家乡的芋头圆。“既然北方的速冻水饺能通过加工,卖到我们南方。那么,我们家乡的芋头圆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手段使它走向市场呢?”
萌生了这个想法后,一心想带领村民致富的刘会银,果断回到家乡创业。
2011年,在村级换届选举中,刘会银当选为月台村党支部书记,把芋头圆产业化的想法也在他的心中变得愈加强烈。
为了引进资金,刘会银带着村干部先后到广州、武汉、北京等地招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在北京投资食品公司的高士千,拥有丰富食品生产经验的高士千,敏锐地从芋头圆中嗅到了商机,来到阳新的小山村开办食品公司。
2015年,高士千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引进进口生产线,不断调试配方,成功达到冷链效果,实现芋头圆年产量5000吨。同时聘请营养师和厨师,设计出多个口味和尺寸的芋头圆,满足消费者需求。
虽然速冻芋头圆在市场还是一片空白,但其强大的销售潜力让村民们纷纷加入种植芋头的大军中。村民刘会樟就是贫困户中个“吃螃蟹”的人,今年,他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了村里的芋头种植基地,刘会樟告诉记者,“除了入股,我现在每天在这里打工,一天可以增加一百块钱收入,我有信心脱贫致富。”
现在,月台村以该公司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龙头,把零耕散作的农户组织起来,建立农业产业基地。2017年将如期带动本村400亩的芋头红薯种植,100户贫困户将依托该产业增收脱贫。
村里产业脱贫目标明确,得力于阳新县政法委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当初月台村道路狭窄,交通不便,“引进产业”几乎是空谈,工作队先后投入20多万元对通村公路进行改造,如今宽敞的马路,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月台村引进项目和今后更好地发展打下了基础。
月台村不但要让贫困户搞产业,还鼓励引导大众创业。目前,一张覆盖全村范围内的脱贫致富网正徐徐展开。月台村今后将形成以“禾田食品”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为龙头,以芋头种植为主导的种植业,以土猪繁养为主导的养殖业,以油茶造林为主导的林特业,以生态观光为主导的旅游业,逐步形成以工、种、养、特、旅为五大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带动贫困户脱贫。
月台村:小芋头做成脱贫大产业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王若梦)朝阳河水潺潺流动,河岸是山,山边是田,山水相连,滋养了月台村的百亩芋头田。水好芋头自然甜,在阳新,芋头圆是一道传统的家常美食,龙港镇月台村的芋头圆更是远近闻名,但由于制作过程繁琐,很多家庭只有逢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6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