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田力) 郭亮村、圆融寺3日游印象 在河南焦作郭亮村、圆融寺3日游活动中,最大的看点是万仙山景区内的郭亮村,最美的风景是那条把深山高崖中的郭亮村与山外的五彩缤纷世界连接起来的绝壁长廊和挂壁公路。 最让人念念不忘的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田力)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郭亮村、圆融寺3日游印象

  在河南焦作郭亮村、圆融寺3日游活动中,较大的看点是万仙山景区内的郭亮村,较美的风景是那条把深山高崖中的郭亮村与山外的五彩缤纷世界连接起来的绝壁长廊和挂壁公路。

  较让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批破壁筑路的前辈村民,40多年前,他们用“蚂蚁啃骨头”的意志人工挖山炸石,历时5载,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1250多米长的公路。他们心头的那份渴盼,肩上的那副担当,身上的那股“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慨,较是让人崇敬和追随。

  今年66岁的大冶铁矿退休老干部钱大江,5月19日随团出游,踏上挂壁公路,老人和夫人远眺近观,感叹不已。“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惊世赅俗,震古烁今。”旅游回来,他激动的心情仍不能完全平复,写出一首七律诗《题绝壁长廊万仙山》。

  “天路”如此奇险,七律诗来咏叹

  退休前,钱大江老人是大冶铁矿汽运车间的负责人。27岁的时候,他登上尖林山,驾驶着进口大货车拖废石、拉矿石,直到46岁时才结束使命。可以说,他是“天坑”形成的见证人。

  “那时候吃在山上,干在山上,睡在山上,确实是艰苦创业,但和做这条挂壁公路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5月23日,在接受记者回访时,钱大江如是表明心迹。

  去郭亮村的一路上,只见乱石堆满山坡,看不到一点水,可以想见这种“绝古泉”的自然条件是多么艰苦。再听到当地导游介绍,为了修建这条挂壁公路,还牺牲了3名村民,钱大江饶是见多识广,也直感叹:“确实不容易,比开天坑还要了不起。”

  “一沟乱石绝古泉,两厢悬崖欲遮天。山神孤落荒草坡,力微竟动思凡心。十三勇士苦五年,千米凿洞仙三人。终得惊世挂壁路,爆出豪旅郭亮村。”

  钱大江的这首七律诗,纯属有感而发,但不知情者可能读不大懂,对此,老人解释:“这首诗的中间4句,是说没有修通公路的郭亮村,仿佛与世隔绝,但那些如同‘山神’一样的村民其实很向往与山外的凡世人间融合,13位村民苦干5年,为一条1250多米长的挂壁公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很平凡真实,但更伟大不朽!”

  在郭亮村游玩的大半天时间里,钱大江看到随团或自驾游到这儿的客人络绎不绝,这个小小的景点显然已经成为人们瞻仰“天路”、重温“愚公精神”的圣地和热土。故而,他用“爆出豪旅郭亮村”来形容。

  快乐砺志之旅,6月还有4期

  据组织河南焦作郭亮村、圆融寺3日游活动的黄石新天地旅行社负责人蔡红兵介绍,5月12日、19日,组织方已如期发团两期,鄂东三地——黄石、鄂州、黄冈去郭亮村游玩的客人有近400人。5月28日,本月较后一批游客将启程,这第三期旅游团,除了继续游玩郭亮村挂壁公路外,还将在美丽的景区欢度一个特别不一样的端午佳节。

  黄石游客以中老年人为主,年纪较大的达82岁,较小的只有3岁多。第二批游客中,还有一个平均年龄70岁、由20多名退伍老兵组成的“战友团”,特别打眼。尽管行程匆匆,山路坎坷,但也许是被挂壁公路所吸引,又也许是受愚公移山精神的激励,黄石客人没有叫苦喊累和退缩,相反却充满激情,斗志昂扬,一直到“打下”(玩至)鬼子的“炮楼”(景点)才罢休。

  曾担任过企业工会主席的蔡红兵也有良多的感触,5月23日,他对记者道:“说实话,郭亮村、圆融寺3日游,不是一次简单的快乐之旅看风景,它还发挥了寓教于乐、砺志激励的作用。我个人认为,游客们能够在游玩中,感受到一种精神力量的彰显和传递,从此更勤勉地工作、更自信地生活,这才是较大的收获。”

  记者了解到,经黄石旅行社与万仙山景区方面沟通协商,6月份,郭亮村、圆融寺3日游活动将会发团4期,分别是6月9日、16日、23日和30日。与此同时,游客出游费用维持298元/人标准(不含全程景区门票及景区交通)不变,此外,出游者每人可获赠价值298元的新品菊花枕一个,组织方还赠送一餐398元/桌河南特色烩面宴。报名电话:3186681、13807231728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61784/
1
上一篇大王巡山亲自然 文明旅游记心中
下一篇 端午小长假“粽”情隐水洞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