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以业为基 以绿为韵 “两型”小镇建设走出大冶样板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五月的大冶,玫瑰花开,果蔬芬芳。而能与之媲美的,则是点亮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的两型小镇。 茗山的芳香小镇、刘仁八的果蔬小镇等一批特色两型小镇,如燎原之火传递于铜都大地,成为大冶市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建设新型城镇化中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五月的大冶,玫瑰花开,果蔬芬芳。而能与之媲美的,则是点亮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的“两型”小镇。
  茗山的芳香小镇、刘仁八的果蔬小镇等一批特色“两型”小镇,如燎原之火传递于铜都大地,成为大冶市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建设新型城镇化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近年来,大冶市大力实施“生态优先、产业高端化、生活品质化、城市国际化”战略,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着力点,以业为基,以绿为韵,大力推进宜居宜业“两型”城市建设,涌现出茗山芳香小镇、刘仁八果蔬小镇、金湖青铜小镇、堰畈桥“两型”社区、坳头“两型”村庄等有特色的“两型”小镇和“两型”村(居),实现了产业推动旅游,旅游带活产业,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模式。
  “两型”小镇和“两型”社区建设,大冶逐步走出了自己独有的发展经验。

  合力布局挖掘特色资源
  “两型”小镇建设,大冶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按照产业集中、效益显著的发展思路,结合《大冶市城乡总体规划》与小镇实际,高起点规划,特色定位,突出优势,深挖内涵,打造小镇亮点。
  茗山将芳香小镇划分为特色种植区、生产及深加工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三大主体功能区,并以万亩花海为媒,深入挖掘芳香文化、营造芳香旅游文化氛围;重点构建一个基础产业(花卉种植)、2个重点产业(精油提取、花海观光)的“1+2”产业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国内首家以芳香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结合自身特点,依托产业优势,大冶在功能上将产业发展与小镇发展对接,推进“两型”小镇、“两型”社区建设。
  “园区就是社区”。陈贵将堰畈桥社区引进雨润集团,与园区进行合并规划,建成1平方公里雨润食品工业园,统筹安排园区和社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成功打造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宜居宜业的堰畈桥样板社区。
  刘仁八镇引进大冶市龙凤山农业开发集团,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成立7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金柯辣椒、大董萝卜、“黑五类”等特色果蔬,成功造就刘仁八果蔬小镇的美名。
  在“两型”小镇、“两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大冶突出镇村现代化农业产业优势、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构建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目前,大冶市除茗山芳香小镇、刘仁八果蔬小镇成熟的“两型”小镇外,以环保安湖枫叶情生态园、保安沼山村狗血桃基地、金山店向阳村香李示范园为龙头的生态休闲农业体系正初具规模,并向周边地区辐射形成;以刘仁八栀子黄、陈贵红豆杉为代表的观光农业体系正逐步壮大。
  与“两型”小镇、“两型”社区建设同步推进的还有农产品采摘游、生态健身游、花卉观赏游、青铜文化游、红色文化游等10余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将分散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和乡镇旅游景“串点成线”,引领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三产融合激发小镇活力
  2014年,黄石首届园林博览会在茗山开园。一个月时间,吸引游客103余万人次,综合收入超过3.5亿元。
  园博会不但吸引来了游客,还促使茗山返乡人员成立20余个各类专业合作社,30余家农家乐。3000余农民在家门口的玫瑰园上班,每年增收5000多元。
  而改变这一切的,则是2011年落户茗山的湖北瑞晟生物有限公司。
  建设特色小镇,较核心的是产业。为此,大冶市发展与改革局从产业抓起,瞄准“大项目”,做强品牌、做大效果,从而实现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实现产业与小镇协调发展。
  刘仁八充分发挥龙凤山农业开发集团的磁铁吸附力,大力培育富农合作社、港鑫发紫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先后成立了20多个合作社、18个家庭农场和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并有6个生产基地获得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12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同时,为做强产业销售,大冶市发改局先后投入1200万元完善全市镇村电子商务系统,建立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1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240家。并积极支持和引导刘仁八龙凤集团、盛丰生态农业等龙头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网销本市特色农特产品,实现了日订单1000多件、年销售近2亿元。
  在做大芳香小镇花引蝶效应上,茗山正在走一条与高端论坛、高科技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深挖芳香小镇内涵,促进蝶恋花之效。
  茗山充分利用自身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先后成功引进瑞晟公司万亩香料种植、瑞泰中草药种植等一批现代生态农业项目,为茗山芳香小镇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茗山还通过联手北京交大芳香植物研究中心,做大芳香产业效果,促进高科技农业发展。大力推进产城融合一体化建设。
  堰畈桥社区也在中国500强企业雨润集团的带动下,建成大冶福润、隆庆、富成3家食品公司,形成了一条肉食产业链,带动周边就业3000余人,形成了产业融合的示范区。
  “月月有花、季季有果,一月一主题、一镇一品牌”,大冶“中国乡村园博”系列产品的影响力逐步走出大冶,走向全国。近年来,一系列旅游节会活动,累计吸引游客4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亿元。

  完善配套补齐发展短板
  “两型”小镇,基础设施建设是短板。而如何补长这一短板,则成为大冶市“两型”小镇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大冶市牢固树立环境是竞争力、是生产力的理念,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小镇功能、提升小镇品位,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
  近年来,大冶先后筹资10亿元用于刘仁八果蔬小镇、茗山芳香小镇等“两型”小镇配套建设,完成了茗陈大道、灵茗路、茗福路等50多条主次干道的配套和主干道的黑化,改造排水管网、建生态停车场、大型公交换乘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
  刘仁八镇八角亭村四组村民郑涛,较能感受果蔬小镇建设给村庄带来的变化。
  位于龙凤集团旁边的八角亭村,原来是一个落后、卫生环境差的村庄,自从龙凤集团进驻后,该村的变化是一天一变。从而成为如今龙凤山生态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
  和八角亭村一样,龙凤集团周边10个村组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以龙凤山生态旅游基地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堰畈村社区、坳头村高标准建立了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幼儿园、卫生服务站、大型文化广场,并实现了自来水、天然气、太阳能、数字电视、互联网入户,切实让社区变城区,村民转变市民,大大改善了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与此同时,该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开展城镇、社区植绿、周边布绿、外围染绿工程。先后累计投入近5亿元,加大乡镇、社区环卫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公厕和垃圾处理站的建设;各乡镇新建的污水处理厂,确保了污水和垃圾无害化的彻底处理。
  作为全国重大市政工程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创新工作试点市,大冶市发改局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广泛吸引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参与“两型”小镇建设。
  以PPP模式共同打造青铜小镇,预计2019年底完全建成并正常运营,而作为前期的道路建设、长流港水系统综合整治工程将于年底完成;武汉当代投资100亿瞄准保安湖生态新区、北京德丰利达投资30亿元建设陈贵雷山旅游景区、江苏枫彩投资20亿元建设保安湖四季彩色生态观光园,通过PPP模式的运用,充足的资金流入,为大冶建设“两型”小镇注入活力。
  (纪明乔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61490/
1
上一篇推动妇联工作 落实见效在基层
下一篇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