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储旭东
有人说,面对批评,较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曾任华野东线兵团政委的谭震林同志,对批评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他曾说:“对来自上头的批评,你要敢揽起来。对来自下级的批评,你要能听下去,要当下级干部的‘出气筒’。”
谁不希望“揽功劳”,在自己的功劳簿上记上一笔,彰显能力、收获荣誉。那试问,谁又能主动“揽批评”?对领导干部而言,“揽批评”代表着承担责任、主动包揽批评,不论责任人具体是谁,只要来自于我的团队、发生在我的任期,则一切问题我来应、任何错误我来担、所有压力我来扛。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承担着重要责任、身处核心领导岗位,却不愿意“揽批评”,过分关注自身“一官半职”,别人的功劳拿来“邀功”、个人犯的错误让他人“背锅”,殊不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度地“美化”自己只会让人们看了笑话,让单位蒙了羞。
领导干部主动担责、揽错,既是一门政治智慧,让下级干部能够团结一致干事业、壮起胆量谋发展、无所顾虑搞创新;又是一种政治担当,“放得下”自己的级别岗位、薪资福利,敢于为时代奋斗、为人民谋福、为改革开路。
“揽批评”的好干部要积极发挥“标杆”作用。一方面,既要始终保持担当作为的优秀品质,也要主动引导身边的同志,助他们都能勇于承担责任、直面自己的失误,敢于为过失负责,让“揽批评”成为干部作风的“新常态”,形成新时期干部的好风尚。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揽批评”的积极效用,经常性反思个人得失,在工作中少犯错、不犯错,让干部队伍的态度更坚定、思想更纯粹、干事更严谨、风气更正派。
组织上也要为“揽批评”的好干部提供有效的保护。进一步完善、落实容错纠错免责机制,为敢担当者担当,为敢负责者负责,让领导干部不怕犯错、不怕担责,咬定目标、坚定理想,敢于迎难而上、敢于冲锋陷阵。逐步掌握好溯源倒查的科学手段,营造良性的公平公正氛围,给领导干部、普通办事人员的工作过程都能提供“可视化”依据,让办好办差不一样。褒奖那些有能力、敢担责,主动“揽批评”“揽骂声”的干部,让务实者得实惠,让更多的干部看得到希望,更愿意在这个不断改革、创新发展的时代闯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