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出门,永远怕忘带钥匙;一个人进门,总下意识反锁门;一个人做饭,总吃一半、冷藏一半……”如果你符合以上特征,又恰巧是单身、年龄在20岁-39岁、生活在异地这三个状态,那恭喜你,你就是一枚彻头彻尾的“空巢青年”。
也许是因为和“空巢老人”一样孤独和迷茫的城市年轻人太多,“空巢青年”一词突然在某一刻就冒了出来,还一夜之间变成了网上热议的话题。“空巢青年”大多指离开家乡和父母、在大城市租房独居的单身年轻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仿佛自带一丝淡淡的凄凉。
看起来,“空巢青年”有跟“空巢老人”一样的现实空间的独处和精神空间的空虚与孤独。不过,“空巢老人”已是残酷的事实,他们基本上无法再改变生活,只能无奈接受现状。但“空巢青年”却是一种选择——在较美好的年华里,选择蜗居一室,默默积蓄起飞的力量!
身边有很多朋友自愿选择成为一名“空巢青年”,他们宁要“大城市的床”,也不要“小城市的房”。即使过着苦逼的生活,并不被父母理解和支持,仍一意孤行地留在大城市打拼。问到为什么时,他们都会说:不甘心在老家找一份单调养老的工作、不愿意遭遇三姑六婆之类的亲情逼迫、不甘心苦读十几年书却不能出人头地……较不甘心的,还是青春没有辉煌过,便一去不返。
于是,他们忍受孤独,享受自由,坚信自己来日必有成就。在疲倦的生活中,仍然坚持着英雄主义的梦想。在钢筋水泥的大城市里,孤独而坚毅地战斗着。这就像毛毛虫在前期蚕食树叶,原始积累,还要作茧自缚。其后在茧内经历他人不知的故事,至于是痛苦、休眠、寂寞、孤独、纠结、自虐,抑或其他什么的,只有自己知道。直到有一天,自己戳破蚕蛹、羽化成蝶。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过一段“空巢人生”,对于刚开始学会独立的青年人来说,其实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历练,独居只是一段旅程,一段孤单、散淡、沧桑、美丽的旅程。这段旅程的泪水与欢乐、苦涩与甘甜,会令人回味一生,学会独立和慎独。经历过独居生活的人,内心更为丰富,处事更为历练,人格更为成熟完整。
(来源:中国青年网)
青年应珍视破茧成蝶的“空巢”契机
一个人出门,永远怕忘带钥匙;一个人进门,总下意识反锁门;一个人做饭,总吃一半、冷藏一半如果你符合以上特征,又恰巧是单身、年龄在20岁-39岁、生活在异地这三个状态,那恭喜你,你就是一枚彻头彻尾的空巢青年。 也许是因为和空巢老人一样孤独和迷茫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6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