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今年年景不错,季菇就获利1.5万元,再加上每天在基地的务工报酬,我和妻子半年下来就能净挣5万多元呢。” 9日,洋港镇泉口村农民柯愈银正在花菇大棚内紧张地忙碌着,眼下正值出菇季节,看着长势喜人的花菇,柯愈银乐得合不拢嘴。
这在以前,半年收入5万元,还是在家门口,柯愈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柯愈银一家四口,妻子患乳腺肿瘤,他本人几年前因意外事故导致肢体残疾,女儿在读大学,儿子在读中学,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因病、因学一蹶不振,欠债十几万元。
“大棚是合作社建设好的,菌棒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植技术有专人指导,生产出来的花菇由公司统一销售,我只需认领大棚,然后负责生产就行。”柯愈银一边采摘花菇一边算账:“我是按4.2元/棒的成本价从合作社赊购了1万袋菌棒,当前鲜菇的销售批发价格一般在5-8元之间,每个菌棒可产1.5-1.8斤鲜菇,按较低的每棒1.5斤、每斤5元计算,每棒可售7.5元,扣除成本,实际上不用投入一分钱,半年时间仅花菇种植我就能净赚1.5万元以上。”
在洋港,柯愈银并不是个例,像他一样加入合作社的还有本村及周边村共计53户贫困户。这些贫困户能迅速脱贫,得益于该镇零成本、零风险、零距离的“三零”精准扶贫模式。
泉口村党支部书记陈迪强介绍,通过公司建设基地、政府政策扶持、菌棒赊销给贫困户等方式,实现贫困户参与花菇生产“零成本”;而产前投资、产中技术和产后销售等高风险环节全部由合作社承担,贫困户只负责生产管理,实现产业发展“零风险”;通过认领大棚、安排贫困户在基地打零工,实现就业“零距离”。
近年来,该镇坚持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工作目标,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作为较大的民生工程狠抓不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深化拓展扶贫攻坚行动,全力助推精准脱贫。针对贫困户普遍缺资金、缺技术、没能力承担风险等现状,该镇把精准扶贫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产业这个“根”上,依托花菇这一特色主导产业,逐步摸索出“三零”扶贫模式,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使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显著增强。
未来三年内,该镇计划投资5500万元,发展花菇种植基地500亩。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864万元,建成全自动花菇种植大棚120亩,直接吸纳贫困户53户,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户均年增收可达5万元以上。(陈敬军)
洋港镇“三零”模式助力精准扶贫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今年年景不错,第一季菇就获利1.5万元,再加上每天在基地的务工报酬,我和妻子半年下来就能净挣5万多元呢。 9日,洋港镇泉口村农民柯愈银正在花菇大棚内紧张地忙碌着,眼下正值出菇季节,看着长势喜人的花菇,柯愈银乐得合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6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