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水南湾:穿越百年的雕梁画栋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殷珂 万经煌)一栋栋古民居,静默不语,可背后隐藏的是无数的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游走其中,它的古香古色,唤醒了无数人的历史记忆和家乡情愁,而让人喟叹的是,那坍塌破败的院墙,剥落腐朽的木雕,像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殷珂 万经煌)一栋栋古民居,静默不语,可背后隐藏的是无数的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游走其中,它的古香古色,唤醒了无数人的历史记忆和家乡情愁,而让人喟叹的是,那坍塌破败的院墙,剥落腐朽的木雕,像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敲击心灵。
  大冶市大箕铺镇水南湾村,因古民居而名声在外。4日,记者走进水南湾,逛古民居,访历史渊源,一睹它的风采。古民居、白墙黛瓦、精美绝伦的石雕、木雕,幽暗深邃的巷道,一个个片段,一个个场景,让人置身时空隧道,梦回几度。叩响大门上的铜环,推门而入,进入的是一方古朴的气息和光影构成的世界,天井上洒落的阳光像是一束追光,打在窗楣上,照亮了那雕刻精美的山水田园图。
  “我们祖上从江西迁居过来,在此生活了近500年。”据水南湾村理事会会长曹庭云介绍,水南湾两千多口人都姓曹。曹氏家谱记载,水南湾的这一支族人,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从江西瑞昌迁徒而来,家族在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近500年。
  白墙黛瓦、青砖石板、高大的马头墙,徽派建筑的标签在这里显而易见。古民居中较宏伟的建筑是九如堂,由祖上一位达官显贵动用100多工匠历时13年修建而成,距今400多年历史,为鄂东南地区罕见的保存相对完好的大型明末清初民居。
  水南湾古民居,在建造中留下不少传说,九如堂进门处,有两根巨大的实木立柱,要一人才能合抱得过来。据介绍,这两根立柱,竟然是倒立的。这倒立的柱子,还有一段故事:传说在建房时,招待丰盛,工匠们每天在吃鸡鸭时,就是没有吃到鸡肝、鸭肝,工匠们误以为是主人把好东西不给他们吃而自己吃了,为了报复主人的偏心,于是就将大门口的两根柱子倒立着,谁知工匠们回家过年时,发现主人给的礼担里全装的是腌制晒干的鸡肝鸭肝,工匠们这才意识到错怪了主人,不该将柱子倒立,于是师傅立即返回,对那倒立的两根柱子用斧子各敲三下,边敲边说“倒立倒发,倒说倒好”的吉语。
  水南湾里的砖雕,石雕,木雕“三雕艺术”令人赞叹,建筑上大量使用砖雕、木雕、石雕。在一处古民居前,一个“福鹿寿”石雕窗户,外表看就是一个“福”字,但仔细看左边偏旁是由一只石雕的鹿构成,右边是由一只石雕的仙鹤构成,从而组成“福鹿寿”,构思精巧令人对古人的智慧赞叹不已。
  庭院深深深几许,规模宏大的古民居让人瞩目,然而水南湾古民居整体的保护情况却也令人堪忧。曹庭云介绍,2008年以前,由于没有列入文物保护行列,水南湾古民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民居损毁、文物失窃等现象时有发生。目前,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只有九如堂、承志堂等三处古民居,整个湾子的整体布局已被破坏,显不出村落的宏伟规模。不少古民居因为长期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已经坍塌,眼前的断壁残垣,让人心痛。
  2008年4月,水南湾古民居被列入省文物保护对象。为守护好这个宝贝,村里成立了古民居文化发展理事会,自发筹资10多万元,对古民居进行修缮保护,安装了多个摄像头,防止文物被盗。去年村里还联合湖北师范大学,成立古村落研究站,对水南湾古民居文化进一步挖掘。
  “对于水南湾古民居,我们期待着保护的步伐迈得更快。”理事会成员曹树沆说,这些年来,文物保护部门和当地政府虽然对古民居进行了一定保护,可是力度依然远远不够,希望有更多的部门和各方力量,能关注水南湾古民居,让这处文化瑰宝能永远延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61028/
1
上一篇小伙创作方言歌曲火遍朋友圈
下一篇 青春同行助力脱贫 留守儿童收获爱心礼物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