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基地建在村头 饭碗端到门口 舒畈村“扶贫岗”尽显温情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首席记者 梁坚义 通讯员 蔡克智 姜孝康)2日,在阳新县阳新白沙镇舒畈村山下组油茶基地上,52岁的村民舒全山正在修剪枝条。以前这位贫困农民对脱贫并不抱很大的无望,去年下半年他家房子改造好后,几乎像变了一个人,干劲十足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首席记者 梁坚义 通讯员 蔡克智 姜孝康)2日,在阳新县阳新白沙镇舒畈村山下组油茶基地上,52岁的村民舒全山正在修剪枝条。以前这位贫困农民对脱贫并不抱很大的无望,去年下半年他家房子改造好后,几乎像变了一个人,干劲十足,走起路来精神许多。
  舒畈村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是个典型的贫困村。近年来,该村通过发展产业,90个贫困户308个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但仍有41个贫困户137个贫困人口尚在脱贫路上。
  针对贫困户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的实情。村党支部认为,要让贫困群众有尊严地脱贫,就要多样化开发扶贫岗位,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成员就地就业脱贫。结合新农村建设需要,该村因地制宜开发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护林防火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户家庭成员就业。目前,该村从事护学、护林、护路、护水、护卫的贫困劳动力30多人。
  该村还采取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引导能人返乡创业,大力发展产业岗位,先后创办制衣厂、印花厂,建成一批林茶种植、家禽养殖、生态产业、光伏发电等基地。
  据了解,村里的林茶种植基地、生态产业园开发山场3400多亩,每年临时性安置贫困劳动力60多人,年支付劳务工资30多万元。
  返乡创业能人向守云创办了制衣厂、印花厂,安置劳动力43多人,其中贫困群众20多人。其印花厂还吸纳了6个贫困户入股,年每户分红3000元。
  村支部书记金承树有自己的脱贫三部曲:通过党员干部努力,让贫困群众相信党和政府;搭好增收平台,让贫困群众干得有起色;发展产业,保证贫困群众脱贫不返贫。
  向新屋组贫困村民向守进全家三口人,上有八旬老母,他和妻子都是残障人士。如今,老向在村里搞环卫,妻子蔡彩霞在印花厂上班。两个人工资加上印花厂的年底分红,这个家庭年底基本上可实现脱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60993/
1
上一篇税收服务送上山顶
下一篇 一手抓招商 一手抓棚改 西塞山区经济开局主打“两张牌”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