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王鹏 通讯员 赵丹丹)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如何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扩大有效供给,西塞山区励精图治,致力供给的品质之变。
模具钢,是西塞山区的传统支柱产业,虽然占据全国一半市场,但产品以低端为多。如何使辖区百余家模具钢企业从根本上转入良性发展轨道?
5月2日,西塞山区模具材料产业园将举行的一场项目签约会,表明该区摆脱低端落后产能桎梏的决心与途径:吸纳行业龙头企业,实现产业高度集中,较终产品达到中高端。这次签约会,区里49家小型模具钢企业整合成8家企业入驻,12家国内高端模具钢企业同步入驻。
黄石市西格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勇说:“前年我们的产值是四千多万元,去年产值增长到差不多六千万元,我们的利润反而由原来的15%下降到现在只有8%。”要提升利润,就要转型升级。但在这件事上,政府和企业有分歧。
黄石市明达锻造厂总经理叶章明回忆道:“当时政府把我的工厂关停了,逼着我转型。我说我愿意穿布鞋,穿着布鞋也感觉挺舒服,你为啥逼着要我穿皮鞋?”
小富即安,一些企业觉得穿布鞋很舒服,但是从长远来看,布鞋是经不起泥泞和沼泽的,一旦出现风吹草动,他们很可能就被市场淘汰。西塞山区给关停了的模具钢企业指了一条路,可以带着资金、劳动力去规划建设的模具钢材料产业园里入驻,但同时有一个门槛,必须是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新能源。为了尽可能降低企业成本,新能源这一项,由政府出资在园区铺设天然气管道。
转型,企业有阵痛,政府也有。去年9月,西塞山区关停了116家产品品质不达标的企业。当月,该区工业产值就掉了4个亿。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腾出社会资源,将人员、物资、厂房以及还可以使用的机器设备通过重新合理配置,让他们重新进入到市场中去,达到提高有效供给的目的。
西塞山区模具钢企业走上转型升级之路,把有限的资金和自家的市场进行整合。有了新的设备,走新的工艺流程,又用了新的能源,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一定是中高端的产品。较终,叶章明脱下布鞋,换上皮鞋,走上政府铺好的转型之路。他与其他7家模具钢企业资源重组,投资1.5亿元,抱团入园。
企业珍惜重生的机会,技术改造格外积极。曾经产品在C级的西格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新上三台熔炼装备,产品品质提升到A级,替代进口,达到了格力、比亚迪等高端客户的采购标准。杨勇拿出一件模具钢产品告诉记者:“你把它切开后放在五百倍的放大镜下,之前生产的,它的组织结构非常稀疏、非常杂乱,技改完了之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很致密、很有序,这就是钢材内在质量的提升,我们的利润要增加30%。”
品质之变,才有市场主动权。去年以来,湖北省出台新经济16条,鼓励企业研发11条等政策,我市也在去年底出台了《关于加快黄石模具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黄石模具钢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意见》,不但规范了我市的模具制造业和模具钢产业,而且为其优化供应链管理、拓展服务型制造作出指导。
更高端的制造,正从西塞山区走向全球。
脱下布鞋,换上皮鞋,模具钢企业抱团入园走上转型路———西塞山区致力供给品质之变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王鹏 通讯员 赵丹丹)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如何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扩大有效供给,西塞山区励精图治,致力供给的品质之变。 模具钢,是西塞山区的传统支柱产业,虽然占据全国一半市场,但产品以低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60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