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三月的大箕铺,春光如沐,“睡美人”的婀娜多姿引得游人流连忘返。曾经这里机器轰鸣、灰尘弥漫,如今鸟语呢喃,绿满大地;曾经这里矿山被挖得满目疮痍,如今一座座山脉缤纷吐绿;曾经这里山瘦水脊,如今油茶已开花结果。
今年,是大箕铺镇经济转型发展的第12个年头,绿色发展一步一个脚印。这一年来,逐渐摆脱粗放增长方式,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产业指明方向,建设生态城镇指日可待。
绿色引领建设生态大镇
3月3日一大早,在小箕山上200余人挥锄弄镐,种植杂柑、桃子等果树,呈现一派火热的劳动场面。经过大家的努力,约6000株果树下地了。这是该镇多年以来的春季植树造林的一个缩影。
春天种下希望,来年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也是大箕铺镇党委政府坚决践行“生态立镇、产业强镇”的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通过“绿满铜都”行动,建设“绿色家园”,冬春造林完成5690亩,四旁绿化10万株,新建绿化示范村3个,完成公路绿化8公里。
绿色,深入人心。“绿化家园”、“绿色社区”和“生态镇”、“生态村”创建等系列活动,在全镇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宜林荒山整地,灾后补植补种,港渠林网水岸绿化完成率位居全市前列。
2017年全市森林防火和造林绿化现场会在袁家嘴村油茶基地召开。袁家嘴村村支书徐利林说,“以前是荒山根本没人上来,现在村民们都愿意上山来了。”
林地荒山种出金银,绿色助力精准扶贫。
在大箕铺北面的三角桥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4560亩山场成了油茶种植的大基地,种植面积已达3000亩,油茶19万株,直接带动周边群众就业300余人,人均年收入将增加近4000元。
近年来,大箕铺镇政府为贫困户免费提供果树、花卉、油茶等经济林木60万余株,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展生态旅游相结合;8个贫困村全部建设油茶产业基地,共计2357亩,实现村村都有油茶基地。
全镇累计投入1100万余元,在三角桥、石家晚、袁家咀等11个村建成“万亩油茶基地”。目前,全镇已建成油茶基地8000亩,今年计划新增2000亩。据悉,油茶产业基地将全面进入生产期,年产茶油将达160吨,年产值将达1000万元。同时,在大箕山重点打造“千亩水果采摘基地”,实现农户增收、村级脱贫和生态旅游发展的“三赢”效果。
生态引领,绿色民生。随着生态治理、生态修复不断推进,加大绿化改造和封山育林,大箕铺重拾青山绿水。大箕铺镇党委书记田新红说,“生态既是发展的资源,更是大箕铺发展的终极目标
现代产业发展样板模式
绿色引领带来的转变,还有产业发展形式的革新。
在大箕铺鑫东公司有机蔬菜园内,工作人员正在蔬菜基地内调试喷灌物联网技术应用效果。“这种智能化可以自动采集环境信息,自动提醒异常,自动开关施肥设备,我们只要轻轻点击手机或电脑,就能浇水施肥,取得节工、节水、节肥和提质增效的良好效果。”园内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道,这就是他们正在努力发展的方向。
鑫东七千多亩地上正进行着“互联网+生态农业”的深刻巨变。
鑫东生态农业让大箕铺成了“农业现代化”的主战场,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促进规模农业发展。目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达1380家。
借助“鑫东模式”融合发展“农商旅”,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品种,将全镇绿色油茶优质粮油、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推广出去,加大现代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据了解,该镇茶油产业将借助鑫东生态招牌,主打生态茶油,届时将由该公司按市场价统一收购,预计每年可为种植户增收600余万元。“鑫东模式”,成为大箕铺镇生态经济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绿色产业化发展再辟新路。今年该镇与中国地质大学专家团队合作,编制旅游总体规划及东角山、大箕山区域控制性规划。结合全镇各域特色,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深挖山水、人文、红色、休闲资源,通过旅游开发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未来,该镇将以“红(革命)青(民居)绿(山水)”为主攻方向,做好环父子山旅游观光带绿道、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打造“访革命旧址、品有机蔬菜、看民居文化、观自然风光”一条龙的特色旅游,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全省旅游名镇。
同时,该镇将继续推进建设低耗、低碳、低资源依赖和高效生态的“三低一高”产业集群,实现镇域经济由矿产资源型向绿色环保型的转化,建成“特色轻工产业园”。
据悉,2016年该镇签订协议项目5个,正在洽谈跟踪项目5个,现有在建项目10个,开工投产项目有汽车导航生产项目、新型无机保温建筑材料、朋鑫生态农业。石家屋花卉苗木种植基地项目、硅灰石纤维材料精深加工项目、石佛岭生态农业开发项目等。
聚焦民生
打造幸福城镇
绿色发展的根本在于民生,绿色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该镇建立10公里长的循环农业产业带和城乡一体化片区,直接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回乡就业。2月8日该镇举办“服务返乡民工就业”招聘会上,常年在外打工的刘民霞决定在家乡找一份工作。“环境变好了,能陪家人,会更幸福。”
成果共享,不落一人。“1+N”扶贫队模式,让全镇24个村678户贫困户,1315个贫困人口,人年均收入已达4680元以上实现脱贫。据悉,8个重点贫困村新建产业项目20个,每个贫困村至少有2个以上产业基地,形成以油茶为主导,光伏、水产、畜牧、林果、粮食、合作社等为辅的产业格局,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带动159户376人就业创业。硬化公路实现了“组组通”,96个自然湾实现了“户户通”,新安装路灯150盏;12个行政村装上自来水,9个行政村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村村建有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图书室和“文化礼堂”,供电、宽带、有线电视实现“全覆盖”。
村容整洁了,镇区颜值刷新历史。投入560余万元严格按照“三清三改三建三化”要求加强村庄整治。全镇共建垃圾池263个,配置垃圾桶1715个,配套垃圾箱138个,人力收运车216辆,垃圾收运车3辆,洒水车1辆。26个村(社区)共配备保洁员182人。清除门口塘13个,清淤护砌排水沟1250米,集中或分户改水159户。
文明新风吹进整个乡村。今年大年初五晚,柯大兴村的文化礼堂里,数百名男女老少观看本地村民表演的草根“春晚”。2016年,该镇文化下乡免费放映电影200余场,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00多场次,表演人员都是该镇普通群众,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活跃了农村生活气氛,打造了新农村新风貌。
文明创建处处生花。该镇通过评选“十星级”系列创建活动,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000余户,深入开展“行文明礼、做文明人、创文明城”和大冶好人宣传活动,传递正能量。积极开展“清洁庭院巾帼行动”,通过评选“示范村”“示范美丽庭院”“示范卫生家庭”“示范靓家巧妇”,营造了“做好自己,带动他人”的良好氛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选定了方向就该一往无前。”大箕铺镇将紧紧围绕“一优三化”发展战略,建设“实力大冶、美丽大冶、幸福大冶”的总目标。继续坚持生态优先、产业优先、富民优先、文化优先的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生态整治、生态廊道、生态园区、生态产业、生态民生“五大工程”,着力打造一个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社会和谐、老区开发保护和精准脱贫致富共进的“山水园林镇”,引领大箕铺发展新征程,实现全省百强乡镇、全省旅游名镇、全省文化名镇“三大目标”。
大箕铺镇:咬定绿色奋力发展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三月的大箕铺,春光如沐,睡美人的婀娜多姿引得游人流连忘返。曾经这里机器轰鸣、灰尘弥漫,如今鸟语呢喃,绿满大地;曾经这里矿山被挖得满目疮痍,如今一座座山脉缤纷吐绿;曾经这里山瘦水脊,如今油茶已开花结果。 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9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