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会评语:
走进学校,传播环保理念;
醉心公益,彰显志愿精神。
年过50的柯培新,在大冶是年龄较大的环保志愿者,大家习惯叫他“老柯”。老柯是闲不住的一个人,每个星期总要出去转几趟,发现一些破坏环境,与环保理念背道而驰的现象时,老柯总会挺身而出。他说,“我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但是我们所做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下去。”
一拍即合步入环保志愿道路
老柯是曾经国营大冶商场职工,2002年单位破产后,便开了一间化妆品专卖店。直到2005年,店里配置了一台电脑,老柯学会了上网。在网上,老柯结识了许多热衷环境保护的群体。2009年,老柯加入了北京的一个公益组织“自然之友”,开启了环保的道路。老柯说,“其实,我的心里一直都埋下了环保的种子,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一拍即合。”
2010年,老柯与朋友一起组建一个大冶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从这之后,老柯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环保志愿工作上。有一次,在老柯的发动下,50多名网友在红星湖打捞了7卡车的水花生。正当他们感觉自己为环境保护工作做了很大的实践行动时,一位“自然之友”的环境保护志愿者给柯培新浇了一盆冷水。他对老柯说:“你们只是做了环卫的工作,离环保工作还很远。”
听到此番言语,老柯百思不得其解。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和圈内人士的讲解后,老柯幡然醒悟:环境保护要从法律法规执法上促动相关部门进行源头控制及技术层面上对已产生污染的地方进行生态修复。
对于大冶红星湖的环境保护问题,老柯称:“保护一个湖泊,并不是简单的打捞水面垃圾和梳理周边环境,还要从执法和水生态修复上加大力度。”
言传身教希望环保思想开枝散叶
在从事环保志愿工作后,大冶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开启了为期4年的“滋根行动”,走进50所学校对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教育。4年时间的环境保护宣讲换来的仅是老柯手中一个签字本。在这个本子上,一个个鲜红的单位签章见证了他们在“滋根行动”中的宣讲轨迹。
在参与环保工作的同时,老柯同样是一位热心的好人。2008年雪灾时,柯培新家门前一条100多米长的坡上堆满了雪,居民出行十分危险。在网上与9名网友交流后,柯培新与他们一拍即合,立即买来铁锹等工具开始铲雪。铲完雪后,看到居民们放心地上下坡,老柯和其他志愿者感到很欣慰。“铲雪只是举手之劳,却方便了大家,这样做很值。”
在社区里,有一些文明创建的活动,只要有志愿者服务的时候,总能看到老柯的身影,耳濡目染,柯培新的家人也开始慢慢接受环保思想。在他的家中,从来不用一次性餐具。2011年,老柯的祖堂落成,为了宣传环保思想,他在金家巷市场买了100套碗、碟、茶杯、酒杯、筷、调羹,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餐具。那一年,他的婆婆做70寿辰,在祖堂里,老家人用的就是这套餐具。之后,老柯将这套餐具放在祖堂的储物间里,谁家办红白喜事都可以拿来用。
老柯说,“从小事做起,每一个人都会是环保的贡献者。”
不断钻研
运用环保知识做实事
这两年,老柯一直在学习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他认为环境保护的终极目标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保护湿地、治理空气。于是,老柯每个星期都会抽两三天时间,去大冶湖、三里七湖、尹家湖,关注这些湖泊的环境状况,甚至还去了鄂州的洋澜湖、黄冈的遗爱湖、汉口的金银潭湿地,回来后都认真写考察报告。
有一次,老柯和几个朋友回到灵乡老家,在老家的山坡上发现了一种开着黄色花朵的植物。就在其余朋友感叹花朵很美丽的时候,老柯突然说,“马上打电话,让林业部门的人将这个给挖掉,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原来,这种植物叫做加拿大一枝黄花,而这种植物争肥、争水、争空间和争日照的能力特别强,在生长过程中,挥发出一种萜类化合物,能抑制周围其它植物生长,可以造成当地土著植物的消亡,破坏生态平衡。而这个故事,正是因为柯培新多年学习环保知识的一个缩写。
较近,老柯开始调查大冶的湿地保护情况,并在《2016年湖北湖泊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与《首届湖北省(黄石)园博会生态文化论文集》上发表“大冶湖湿地保护的关键问题与主要途径”一文,得到了圈内人士的肯定。他介绍,“湿地是一个城市较宝贵的财富,保护并不是要用钢筋水泥去围起来,而是让它回归自然,从自然生态上加大保护力度。”
柯培新:环保理念的传播者
评审会评语: 走进学校,传播环保理念; 醉心公益,彰显志愿精神。 年过50的柯培新,在大冶是年龄最大的环保志愿者,大家习惯叫他老柯。老柯是闲不住的一个人,每个星期总要出去转几趟,发现一些破坏环境,与环保理念背道而驰的现象时,老柯总会挺身而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9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