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首《大冶》歌曲爆红大冶市民的朋友圈,短短一周,《大冶》的自发转载量超过了二十万。为此,记者采访《大冶》的作词、演唱者吴竹丽,感受到了她创作背后浓浓的家乡情怀。
一首《大冶》刷爆市民朋友圈
吴竹丽出生在大箕铺,在北京上完学后便留沪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打拼奋斗,目前已开办了北京超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外人看来,已经是一个小有成就的年轻老板。这些年因为工作原因,吴竹丽回大冶的次数寥寥可数。然而,随着年月的积淀,她对于家乡那片土地的情怀也愈发热烈。“一直以来,我都是在发展自己的事业,而现在,我希望为家乡做点什么。”
吴竹丽在北京的这些年,每每有人问她来自哪个地方,当她回答“大冶”时,别人都是一脸茫然,再等她解释是“黄石大冶”时,提问者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黄石啊”。吴竹丽对于这一点有些不满,凭什么自己这么多特产和美景的家乡却默默无闻。“黄石之所以广为人知,有一部分原因是周润发拍摄的一部影片《黄石的孩子》。那个时候我就明白文化作品对于人们的影响力,所以我暗暗立志也要创作出属于大冶的文化作品。”恰好赵雷的一首《成都》在全国大热了起来,吴竹丽突发奇想:如果用《成都》的曲子配上富有大冶印记的歌词会怎么样呢。很快,《大冶》便问世了。“当朋友告诉我《大冶》已经成为大冶市民深受喜爱的歌曲时,我还很怀疑,直到今年回大冶感受到家乡人民的热情,才相信这首歌曲确实产生了一定影响。”吴竹丽笑道。
一首《大冶》刷爆朋友圈,引发了大冶人深深的共鸣。一名在外地工作的大冶人说,“我是一名在外多年的游子,歌词里的那些都是我童年较美好的大冶回忆。”
马不停蹄推出《大冶》三部曲
《大冶》得到大冶人民的认可后,让吴竹丽也很鼓舞。在她身边的外地同事朋友跟她笑称:“原来大冶这么美啊,什么时候带我们去大冶啊?”吴竹丽也颇为爽快:“好!那就《去大冶》吧。”
于是,她又开始了《去大冶》的创作和拍摄,从《大冶》到《去大冶》仅仅间隔一个星期,在这168小时里,吴竹丽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没有工作和休息之别,不知疲倦地打磨词、曲、唱,以及排录和合成。《去大冶》刚完成,她就一头倒在床上,来个长长的睡眠。她表示:“大冶的老乡那么给力,我也不能让他们失望,看到他们对《大冶》系列歌曲的喜爱,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确实很值得。”
相比于《大冶》描述的风景画面感,《去大冶》反复表达的则是思乡之情和回归之意,她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外地人爱上家乡、游览家乡、投资家乡。在创作《去大冶》时,她把家乡在《大冶》中没有展示的名片——例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百强县市、中国较具潜力投资城市等唱了出来,以告诉和吸引每一个外地人。
一名冶商告诉记者,《大冶》让他地隔千里再次领略了家乡的美,而《去大冶》则是把他们的思乡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目前,吴竹丽又在紧张筹备《大冶》三部曲的第三部——《湖北大冶》,这一次她将展示出更美和更宏大的大冶元素,进一步提高大冶的辨识度和大冶在更大范围内的影响力。
期待通过多种方式推介家乡
吴竹丽说:“为家乡付出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我一点都不觉得累。相反,家乡人民的支持反而极大鼓舞了我,让我非常感激。”
今年吴竹丽回大冶的时间不多,但如果是家乡人民对她的演出邀请,她都尽可能去挤出时间。在保安桃花节上,一首《桃花朵朵开》惊艳四座,但鲜有人知道,从接到邀请到演出,她仅有不到二十个小时的筹备时间,筹备节目、服装、人员等都需要她亲力亲为,当第二天一早自己的节目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烈掌声时,她疲惫的脸上才展露了释然的笑容。
下一步,吴竹丽希望能够为大冶拍摄制作一部形象宣传片,借此让大冶的形象更加广为流传。她说:“之前我参与拍摄过外地的一部形象宣传片,一经推出就广受褒奖。我觉得自己既然有这个经验,也应当不遗余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希望家乡能给予我一些支持。”
吴竹丽:用歌声唱出“大冶”情怀
前不久,一首《大冶》歌曲爆红大冶市民的朋友圈,短短一周,《大冶》的自发转载量超过了二十万。为此,记者采访《大冶》的作词、演唱者吴竹丽,感受到了她创作背后浓浓的家乡情怀。 一首《大冶》刷爆市民朋友圈 吴竹丽出生在大箕铺,在北京上完学后便留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9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