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千年张家湾 璞玉待人琢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张瑾)从下陆大道出发,驱车经铜花北路,转栗山路,一路前行,喧嚣的城市渐渐远去,油菜的芬芳扑面而来,稚嫩的菜苗在风中起舞,恍然间千年古村张家湾已在眼前。短短7分钟路程,便如同穿越了一个世纪,走进张家湾,映入眼

 

千年张家湾 璞玉待人琢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张瑾)从下陆大道出发,驱车经铜花北路,转栗山路,一路前行,喧嚣的城市渐渐远去,油菜的芬芳扑面而来,稚嫩的菜苗在风中起舞,恍然间千年古村张家湾已在眼前。短短7分钟路程,便如同穿越了一个世纪,走进张家湾,映入眼帘满是古树、古祠、古渠、古道、古桥……历史在这里留下清晰的印迹,时间却渐渐变得模糊起来。
  “公元1021年,我们的祖先德义公由江西武宁来到东方山脚下,但见此处杂草丛生,树木成林,大虫摆尾,老虎磕牙,先祖擅猎,正看中此处灵秀,于是迁居落业至此,至今已经996年了。”21日,张家湾张姓宗族族长、70多岁的张吉正说起祖先古事娓娓道来。
  源起东方山,德义公定居后,渐渐衍生张姓宗族,张姓后人自东方山上引下泉水,沿着村庄建成两条大港,自村庄中穿流而过,如母亲的双手呵护着村庄,千百年来哺育着张家湾。
  沿着张家湾内小道行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泉水叮咚,那潺潺的流水仿佛自远古流来,隐藏着古人的智慧之光,敲打在今人的心房间,留下静谧的禅意。
  两条大港间,一座古朴的石桥,颇为引人注目,拱形的石桥似月牙儿般横在两港之间,桥下清水长流,桥边青藤环绕,颇有几分秀美。
  村里的老人们说,这座桥有个气势十足的名字——千军桥。传闻这桥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建造,村民们用米粥浇灌桥身,用青石铺就桥面,桥建好时恰巧一支军队路过,军马飞桥而过,大冶县令见此情形为桥题名为“白马千军桥”,久而久之大家便称此为千军桥。
  千年以后,千军桥屹立如初,如今斑驳的桥身上青石的纹路隐约可见,翠绿的藤条爬上石桥,不知名的野花夹杂其间,为石桥平添了几分生机。
  而在张家湾人心目中,较为肃穆庄重的地方还是张氏祖堂——百忍堂。百忍堂于清朝建成,八柱落脚构造,柱头上的抱柱龙凤至今依稀可见,在这里每一块牌匾都大有来头,每一块青砖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在祖堂上栋,还供奉着龙灯,玩龙灯也是张家湾传统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万事顺意,与别地不同的是,在张家湾,当龙灯点起时,若哪家想要祈求添丁,也会自家做一个小龙头,送往祖堂,与龙灯供奉在一起。
  缕缕古意在这座静谧的村庄间流淌,社会的发展却推动着张家湾不断前行。迈入新千年后,这座隐在山间村庄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除了灵秀如斯,如今的张家湾早已不似千年前荒芜的模样,如今这里居住着206户人家,张家湾特色农业发展得有声有色,张家湾的蔬菜成为市场上较受欢迎的绿色农家菜。
  2013年,张家湾当选黄石十大较美乡村;2014年,张家湾被评为市级宜居村庄;2015年,省级生态村的牌子被张家湾收入囊中。
  当张家湾越来越多的进入世人的眼帘,她本身却面临着发展滞后的尴尬。眼看当年与张家湾一起评选较美乡村的上冯等地风风火火地发展乡村旅游,张家湾社区书记张秋生除了无奈只能无奈,由于张家湾已村改社区,乡村旅游的政策在这里很难落地。而张家湾紧邻东方山,东方山整体旅游规划完成之前,自身规划都会受限。正因此,张家湾曾被规划为磁湖古镇、东方养生小镇等,但由于种种原因,规划一直没有落地实施。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下陆区旅游新区的成立,东方山大健康旅游概念已然成型,东方山旅游整体规划即将出台,而作为东方山脚下的一块较美璞玉,张家湾的开发将不再遥远,这颗被时间遗忘的明珠将再放光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9335/
1
上一篇我市首座生物质电厂并网发电
下一篇 在鄂高校发布自主招生简章 共招收考生1788名,武大新增15个名额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