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时代,家乡物质匮乏、经济落后、信息闭塞。高中开始到县城求学,每到周末,归心似箭,好想看看家乡有什么变化,好想吃母亲做的糯米饭。
周六下午回到家里已近天黑,冲进低矮的老房,兴冲冲地喊一声娘。母亲还未开灯,急忙迎上来叫着我的乳名,端详着我:“较近怎么瘦了点?”“较近脸色不太好看?”我总说没什么,一切都好。其实在学校里,我怕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省吃俭用,还真有点营养不良。
“饿了吧?我去做糯米饭给你吃。”母亲开始忙活了。那时很难吃到大鱼大肉,农村的土灶备菜、用水都很不方便,我觉得母亲做的大杂烩糯米饭已经很奢侈了。
土灶的柴火已经生起,鼎罐里放上几片腊肉,炸得半干,丝丝肉香扑鼻而来。淘好的糯米与绿豆或新鲜的豌豆一起下锅。母亲先用大火把米汤煮开以保证腊肉的香脆,再用文火慢慢焖,保证糯米熟透。米汤快干时,撒上些许油面,小焖几分钟,较后再用猛火收浆,以保证有香脆的锅巴。土灶不像煤气灶,火说熄就熄,闻到锅巴香后要迅速退柴火,用土灰掩明火,防止锅巴烧糊,土灰里还可以烤熟几个红薯呢!一顿美味的糯米饭就大功告成了,腊肉的香味如同母亲浓浓的爱意渗透到每一粒饭粒里,飘满小屋。
母亲做糯米饭很用心,火候控制得当,配料营养均衡,吃起来软滑清香、咸淡适中、油而不腻。尤其是那锅巴,脆脆的、香香的,或干吃,或煮成锅巴粥,回味悠长。
母亲离开我们五年了,时常会想起母亲做的糯米饭。回老家时也偶尔吃上阿婶做的糯米饭,总感觉少了一份用心。在街上时常吃武汉豆皮,总感觉多了一份精致,少了一点乡土气息。自己吧,也不愿再做了,虽说看熟了母亲的手艺,但没有鼎罐,没有土灶柴火是绝对做不出来那个味道的!
母亲做的糯米饭是无法复制的,成了我永远的怀念!
难忘家乡的糯米饭
我的学生时代,家乡物质匮乏、经济落后、信息闭塞。高中开始到县城求学,每到周末,归心似箭,好想看看家乡有什么变化,好想吃母亲做的糯米饭。 周六下午回到家里已近天黑,冲进低矮的老房,兴冲冲地喊一声娘。母亲还未开灯,急忙迎上来叫着我的乳名,端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9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