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市水产局: “五大体系”构建现代渔业新格局

大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产资源丰富。 2016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2.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8.5万吨,鱼苗产量8亿尾,水产总产值14亿元。 今年,市水产局将建立完善五大体系,加快形成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当前,全市渔业生产总体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大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产资源丰富。
  2016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2.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8.5万吨,鱼苗产量8亿尾,水产总产值14亿元。
  今年,市水产局将建立完善“五大体系”,加快形成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当前,全市渔业生产总体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建立完善现代水产产业发展体系
  今年将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主攻“三大片区”,即以大冶湖、三山湖、保安湖区域为主体的湖泊生态修复、保护示范区;以东风农场、还地桥、保安等乡镇为主体的现代渔业休闲示范区;以金湖、陈贵、罗桥、茗山、金牛等乡镇为主体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按照“一鱼一产业”的战略要求,大力推广名特优品种,继续做大做强河蟹、小龙虾、鳝鳅、鳜鱼等特色渔业品种,名特优比例提升五个百分点。

  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全市精养鱼池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实施标准化升级改造5000多亩。重点对东风农场、保安、还地桥等地区150亩以上的集中连片养殖池塘进排水分离、智能增氧、自动投饵等设施设备的建设与装备,提升精养池塘的养殖能力,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渔业养殖机械、水质在线监测等现代化设备设施。
  与此同时,强化良种基地建设。根据我市现有苗种培育能力及发展趋势,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渔场等经营主体建设标准化、工厂化良种繁育基地。重点续建灵乡盛源种养合作社泥鳅繁育场,年繁育泥鳅1.5亿尾,寸片5000万尾;新建保安塘湾村泥鳅繁育基地,年繁育泥鳅1.8亿尾,寸片6000万尾;新建还地桥旭景生态农业公司小龙虾繁育基地,年产幼虾8万公斤。
  建立完善现代水产经营发展体系
  加强市场主体培育。不断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扶持壮大家庭渔场、专业大户、渔民合作社发展。引导渔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加工流通企业合作对接,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合作社在为渔民服务上实行“六统一”,即统一供应苗种、统一供应饲料和渔药、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及品牌、统一价格和销售,促其发挥合作优势,降低市场风险,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渔业经营质效,实现“共赢”与“多赢”的发展格局。

  加强水产品加工。瞄准市场需求,鼓励恒丰、鹏泽、国启、楚仙鱼面、宏风饲料、李氏鱼罐头厂等规模加工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实现由传统的冷冻、腌制品等粗加工向机械化、规模化精深加工转变,进行虾、蟹、鳝、鳅、鳜、螺、水生蔬菜等品种的批量加工,提高附加值。
  加强水产品品牌建设。继续加大品牌营销、宣传、推介力度,鼓励企业创建中国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将“黄金湖”水产品打造成品种多、品质好、品位高的知名品牌。开展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力争新创建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2家。
  加强休闲渔业发展。开发一批能集中展示渔业生产、渔业文化、民俗风情、湖库风光、休闲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旅游产品,打造养殖、加工、游钓、餐饮、休闲和观光“五位一体”的休闲渔业模式,实现渔业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创建省级以上休闲渔业基地3处以上,建成上规模休闲渔业基地30处以上,全市休闲渔业年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建立完善现代水产科技服务体系
  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将重点依托国家阳光工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以提高渔业生产人员的专业文化素质。对全市渔场、基地及渔业生产人员进行标准化养殖规程的培训,对农村一般养殖人员进行普及型技术培训不少于400人次。在做好技术培训工作的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外出参观考察学习,鼓励科技人员送技术上门,就地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
  依托国家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和精准扶贫项目,引导和支持对宜渔稻田进行平整改造和渔业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稻田养小龙虾、稻田养泥鳅、鳖虾鱼稻生态种养等先进高效模式,拓展渔业发展空间,提高现代渔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今年计划建成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20处以上,新增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0000万亩。在陈贵镇建设高标准、集中连片的综合种养面积3000亩,其中1000亩以上基地1处。

  同时,加强渔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新建渔业物联网基地1处,组织建立渔业生产、特色养殖、稻渔种养等3个技术服务交流群,利用现代化通讯技术快捷服务渔民。组派渔业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建立经常性联系,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难题。
  建立完善现代水产执法监管体系
  今年将强力推进湖库围栏围网、网箱的拆除工作,全面实现“不留一网、不剩一杆”目标。禁止在所有水域开展珍珠养殖和投肥(粪)养殖,切实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组织增殖放流,逐步构建“区域特色鲜明、目标定位清晰、布局科学合理、评估体系完善、管理规范有效、综合效益显著”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体系;因地制宜在湖泊、水库、城市景观水域等开展以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放鱼养水”活动,全面推进以渔净水。加强保安湖、大冶湖、尹家湖等湖库水体生物培植和生态修复力度,逐步改善湖库水域生态环境。

  大力推行渔业标准化生产,制定技术生产规程,提升水产品品质。进一步加大东风农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力争达到省级示范站标准。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建设,新建示范基地5处,新建检测室1处,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力度,确保顺利通过部、省抽样检查,全年不发生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积极主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渔资打假专项行动,组织联合执法,打击卖假、售假、制假行为,维护渔民合法权益。组织开展“打非治违”,以清理整治电力捕捞为重点,严厉查处电炸鱼、迷魂阵、深水张网等有害作业方式;查办违法制造、销售电捕鱼器非法捕捞工具的行为。
  建立完善现代水产
  政策支撑体系
  今年,市水产局将继续争取省局、黄石市局和大冶市委市政府渔业发展专项资金,组织实施现代渔业鱼池改造、菜篮子建设、渔政装备建设、渔港码头建设、稻田综合种养改造工程、苗种基地建设及渔业油补等重大项目,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确保项目引得进、建得好、起效益。

  据了解,今年市水产局将整合项目资金500万元用于贫困村发展稻渔种养、渔池基础设施改造;争取市政府列支专项资金用于现代渔业、休闲渔业建设,新建稻渔综合示范基地20个以上,现代渔业示范基地10个以上,休闲渔业示范基地5个以上。
  “今年是加快现代渔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在谈到今年现代渔业发展思路时,市水产局党委书记、局长柯梦兵表示,今年,将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农业工作及渔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快推进水产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紧密围绕稳量增收、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以及市委“四个突破”和“四个一批”的目标任务,努力提升水产品安全供给能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能力、水产科技创新能力、水产设施装备支撑保障能力、水产风险保障能力和依法治渔能力,加快形成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9042/
1
上一篇关于社交的法则
下一篇 玻璃之“吻” 谁来担责?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