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钢铁公司上承中国较早较大、也是亚洲较早较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冶萍公司”),下启武汉钢铁公司和大冶钢厂。它在中国工业史上只存在了八年,对华中地区乃至中国钢铁工业的影响却延续至今。
华中钢铁公司虽然不存在了,但其档案资料得以幸存,并完整地封存于黄石市档案馆。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了发挥档案“存史、留凭,资政、育人”的功能,方便专家、学者、史志工作和企业管理者利用史料,并使华钢精神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市档案局决定整理出版相关档案史料,作为《黄石档案文化丛书》之一。该局组织人员,将分散的案卷进行整理、遴选、分类,对档案涉及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进行反复查阅和核实,并加以标点和注释。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由戴奇伟、张泰山主编的《华中钢铁公司档案选编》于2016年由长春出版社出版,并在同年11月于武汉举行的第二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首发。
《华中钢铁公司档案选编》的编者并未将眼光局限于8年之中,在空间上也不限于黄石一地。所选档案上自1938年日军攻占黄石前夕,国民政府拆迁汉冶萍公司厂矿设备、设施至西南建设新厂,生产钢铁支援抗战,下迄1954年华中钢铁公司改称武汉钢铁公司,前后共计16年。这样既可突显主题,又体现了企业发展的连续性。在内容上,除涉及汉冶萍公司西迁、领导层与日本的关系等,将重点放在华钢接收“日铁”和汉冶萍公司产业,尤其是公司的建厂规划与复工计划、组织规程与组织系统、员工录用与管理、市政建设规划、地方与企业的关系、安全生产等九大内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从本书中,可以看到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攻武汉前夕,国民政府拆迁汉冶萍公司汉阳铁厂、大冶厂矿的设备、设施到西南建设新钢铁厂,生产钢铁支持抗战的历史;可以看到“日铁大冶矿业所”疯狂掠夺大冶铁矿矿产资源,以及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经济部湘鄂赣特派员办公处接收“日铁大冶矿业所”资产的历史;可以看到汉冶萍公司负责人抗战期间与日本人合作的汉奸行径;可以看到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清理汉冶萍公司资产、负债,宣布汉冶萍公司消亡,其全部资产由华中钢铁公司接收、运用的历史;可以看到当年美国麦基公司为华钢设计年产100万吨钢钢厂的设计蓝图、厂区布置和交通线路规划、市政建设规划等;还有较完整的模仿美国钢铁企业的企业组织系统、厂矿各种规章制度、处理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与兄弟厂矿关系及工农关系的一系列原则。这些都可以为后来企业建设和平管理提供范例。更重要的是,这些档案资料展现了华钢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创业和奉献精神。华钢创办历程中的成败得失,对我们今天的实业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华中钢铁公司档案选编》的出版,不仅对黄石的工业遗产保护和文化建设,而且对我国近代工业史研究,乃至现代企业管理,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