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杨朝清
近日,河南哈尔滨市纬五路一家饭店门前,有几个大人带着小孩在外面的桌子上吃饭。虽然店主属于占道经营,但城管并没有着急上前让收桌子,而是站在一旁,等大人和孩子们吃完饭才催促店主收摊。
长期以来,城管和商家经常在街头巷尾上演“猫鼠游戏”;城管被塑造成拥有权力身份的强者,商家被塑造成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如此”的弱者。“吃完才收摊”,无形中对城管的形象进行了一次“去污名”,用温情的文明执法赢得了社会认同。
曾经粗暴、生硬的城管执法,让不少老百姓对城管形成了负面印象。实际上,不论是“橘子地图”,还是“女城管帮忙卖菜”,抑或“吃完才收摊”,越来越多的城管人用行动来为自己正名,进行公众形象的“自我救赎”;刚柔并济、张弛有度的城管执法理念,得到了舆论的赞赏和百姓的肯定。
面对占道经营的商家,城管完全可以利用制度、规则为执法行为找到正当理由。让人欣慰的是,这些城管并没有任由“庸常之恶”上演,并没有将制度、规则作为自己暴力执法的“挡箭牌”。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寻找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缓冲地带,“吃完才收摊”既得到了食客与商家的理解,也保障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秩序与卫生。
同样的工作职责与管理规则,如何寻找不同利益群体较大的“价值公约数”,如何以一种更加人性化、更加柔和的方式呈现出来,是城管面临的一个现实考题。食客正在吃饭,城管如果强行收摊,不仅会损伤食客的就餐体验,也会损害商家的利益;简单、生硬的执法方式,难免会遭遇抵触乃至抗争,甚至会引发纠纷和社会冲突。
与暴力执法相比,“吃完才收摊”尽管不能实现效率较优化,却能够既维护公共秩序,也呵护食客和商家的利益诉求。“吃完才收摊”身段柔软,却并不意味着软弱;城管并没有放任、纵容占道经营,而是以一种能够被不同利益主体共同接纳的方式进行文明执法。说到底,城管“去污名”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依靠城管契合公众期许的角色扮演来修复信任裂痕。
多些“吃完才收摊”的刚柔并济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杨朝清 近日,河南哈尔滨市纬五路一家饭店门前,有几个大人带着小孩在外面的桌子上吃饭。虽然店主属于占道经营,但城管并没有着急上前让收桌子,而是站在一旁,等大人和孩子们吃完饭才催促店主收摊。 长期以来,城管和商家经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8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