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金(左)家里的小型污水生物处理设施。
去年初,市政府将“24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纳入民生实事范畴。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78个村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今年65岁的汪德金是东宝区牌楼镇来龙村4组村民,去年在村两委班子的建议下,汪德金家安装了小型污水生物处理设施。如今,汪德金家的生活污水先经过生物净化池后再排放进屋后的堰塘里,排放的污水可达到三类水的标准,基本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
在来龙村,除了散户安装分散式的污水处理设施外,住户集中的新农村社区则统一建设集中微动力、无动力的污水处理设施,并且借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东风”,将雨污管网进行分铺。
“经过生物处理的水可以直灌农田,微动力处理的水质还可以养鱼。”东宝区牌楼镇来龙村党支部书记胡为义告诉荆门晚报记者,去年年初,东宝区集中组织辖区内各乡镇村落负责人前往钟祥市客店镇明灯村、南庄河村学习观摩,回来后,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建设了集中式和分散式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通过近半年的投入和运行,可以有效改善来龙村386户村民的居住生活环境。(记者 张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