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冯升但超)元宵节还没过,在大冶汉龙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内,工人们已经开始加班加点追赶工程进度,确保今年7月1日,辆“大冶造”汽车诞生。
昨日下午,记者前往汉龙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看到,一辆辆渣土车络绎不绝来来往往,场内的挖机轰鸣,在厂房的一边,一辆铲车正在进行土地平整,站在一旁的杨师傅看见记者笑着道了声“新年好”。对于他来说,年初六就已经正式一班了。“其实一般的工人要等到元宵节过完后才回到工地,但是这个工程意义不同,为了保证按时完工,有30名工人在年初五就开始陆续从家乡赶来了。”
杨师傅介绍,自己主要负责地下高压电缆通道工程,需要将土地平整好,再开挖埋线,“较近基本上都是加班到晚上10点半左右,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工程进度还是很快的。”
在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忙着手中的活,有的正在环氧地面,保障车间里的除尘效果,有的正站在升降机上安装焊接吊顶。小宋是江西人,年初七就赶到了大冶,“在家里接到电话,说工地已经开工了,缺人手,我想着也和家人团圆了,在家也没事情,当天就坐车过来了。没想到来了后,发现工地已经有这么多人了。”
据汉龙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邹建军介绍,2015年12月28日,大冶市与汉龙汽车签约后,市委、市政府对项目十分重视,抽调精干力量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服务汉龙项目。自2016年元月4日项目启动实施以来,指挥部紧紧围绕“2017年7月1日辆整车下线”的工作目标,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连续奋战50多天,用较快速度,完成了1000亩项目用地的征用拆迁和60万方的土方平整,确保了项目在2016年3月开工。
据了解,通过这8个月的艰苦奋战,27万方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模具五大工厂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水、电、路、气等生产配套全部到位。2016年9月,汉龙又将汽车发动机、汽车模具、汽车轮毂、汽车天窗、汽车座椅、汽车保险杠共6个总投资80亿元的配套项目继续投向了大冶,目标是打造系列化汽车产业链条,提升综合竞争力。
邹建军介绍,新的一年是汉龙全线发力,全面推进的一年。如今正紧锣密鼓地抓紧各类设备安装,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厂房严格按时间节点推进,另外模具厂也已开工建设,6月份全面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确保7月1日辆整车正式下线。预计投产后,年产新能源汽车10万台,传统能源汽车20万台,实现总产值约450亿,税收预计达到20亿以上。
汉龙全线发力赶超工程进度
本报讯(记者冯升但超)元宵节还没过,在大冶汉龙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内,工人们已经开始加班加点追赶工程进度,确保今年7月1日,第一辆大冶造汽车诞生。 昨日下午,记者前往汉龙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看到,一辆辆渣土车络绎不绝来来往往,场内的挖机轰鸣,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7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