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黄石传承红色情 续写军民鱼水亲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通讯员 方勐 董余庆 童帅)在黄石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拥军是传统。红三军团在这里诞生;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的青山绿水间留下足迹;王平、余立金、马龙、乔信民等一大批共和国开国将军从这里走

黄石传承红色情 续写军民鱼水亲

黄石传承红色情 续写军民鱼水亲

黄石传承红色情 续写军民鱼水亲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通讯员 方勐  董余庆  童帅) 在黄石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拥军是传统。红三军团在这里诞生;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的青山绿水间留下足迹;王平、余立金、马龙、乔信民等一大批共和国开国将军从这里走出去。
  多年来,黄石人民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全市上下呈现出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可喜局面,有力助推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比翼齐飞。
  2016年夏天,黄石连降大雨,黄石城区、大冶、阳新多处受灾,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河堤湖岸、江边街道,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驻黄官兵的身影,就有军旗飘扬。
  驻黄官兵的英勇事迹不仅如此,扑救市二医院大火等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军爱民,民拥军”的故事广为流传。
  黄石在1995年、1999年和2002年、2016年先后四次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城,1997年、2000年先后两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双拥精神在这片红色土地扎根生长、代代相传。军爱民,民拥军,黄石大地上回响着一曲曲军政军民团结的时代凯歌。
  
  “四个双拥”齐上阵 军民鱼水情更深
  
  近年来,黄石驻军与黄石人民一道,携手努力,并肩战斗,按照市委、市政府“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黄石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涵盖47个市直部门参加的黄石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军地单位都建立了双拥机构,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也成立了拥军优属联络点。目前,全市已建立双拥工作组织机构370个,军民共建点93个。
  黄石市委市政府更新观念、拓宽思路、积极探索使用社会发展和军队需求的双拥模式,构建“政策双拥、文化双拥、科技双拥、法律双拥”的工作新常态。在政策双拥方面,黄石市出台印发了《黄石市双拥工作政策文件汇编》,整个汇编涵盖了军民融合、随军家属就业、驻军子女教育优待、优抚对象住房优待、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军地预防和处理纠纷等12项拥军政策,让黄石市的拥军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在文化双拥方面,黄石市地方部门将文化建设纳入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持续开展送演出、送电影、送图书、送讲座、送展览、送文体器材“六送文化”进军营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驻地官兵的日常文化生活。
  在科技双拥方面,黄石市突出了科技拥军重点,努力帮助部队向打赢聚集,紧紧围绕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加大科技支持的力度,为部队官兵有针对性地开办电脑网络、工程机械修理等方面的培训班,提高部队官兵的战技能水平,帮助部队攻克训练演习中的技术难关,积极为驻黄部队科技兴训、技术革新提供一定的科技保障。
  在法律双拥方面,黄石市针对涉及部队官兵及家庭的各类纠纷案件逐年增多的情况,及时出台了《黄石市军地预防和处理纠纷暂行办法》和《黄石市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机制若干规定》两个政策文件,从法律的角度保护军人的合法权益。
  
  拥军优属平台好 落实政策不打折
  
  近年来,黄石市始终把动真情、办实事、解难题、重实效作为双拥工作的着力点和关键点长抓不懈。确保官兵“离了家放心、家里有事不分心、不为要到的地方操心”。
  2016年,黄石市两次组织随军家属定向招录工作,在充分掌握驻军官兵家属专业特长和就业意向的基础上,在财会、管理、教学、医护等岗位均有涵盖,年龄和学历要求进一步放宽,受到驻军官兵和家属一致欢迎。
  自《黄石市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暂行办法》出台3年来,随军家属定向招录“一年两考”的制度延续至今,已经有近10名官兵家属借助这个“优属平台”,走上了满意的工作岗位。
  对于无就业意愿的随军家属,市、区两级都落实了随低保标准浮动的生活补贴,目前已达到480元/月,再加上军队和湖北省发放的未就业生活补助,基本可以确保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
  近年来,黄石市提高了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农村义务兵优待金标准达到上年度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为每年10664元;城镇义务兵优待金标准达到上年度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为每年12604元。
  黄石市妥善安置了军转干部、退役士兵和军队离退休干部。2012年至今,全市共安置军转干部145人,55人自主择业;货币化安置了3500多名退伍军人,安排退伍军人工作70多人。
  黄石市确保优抚对象经费足额发放和看病医疗统筹。及时发放抚恤和补助金,对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的抚恤、定补费用及时进行了调标。市政府每年安排100名以上重点优抚对象免费疗养治病,解决了部分重点优抚对象看病难的问题。
  此外,黄石市已经实现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免费乘车和军人子女接受优待教育。
  
  军民共建和谐家 不忘初心缅先烈
  
  黄石各县(市)区积极开展拥军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驻军官兵改善工作、生活条件,达到点对点服务,实现全面开花式的拥军效果。
  阳新县组织革命功臣为驻军讲授革命传统,黄石港区开展法律拥军,西塞区把大型文艺演出送到军营,为部分考军校的士兵提供文化补习,广泛开展了文化拥军和智力拥军。
  与驻军结队共建的企事业单位、工厂、学校等开展了援建军营建立流动图书室、到部队举办文艺汇演、为官兵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赠送学习办公用品,改善了官兵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开展走访慰问,每年八一、春节等重要节日,市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驻黄部队官兵和海军“黄石舰”,赠送慰问品、慰问金,组织各类文艺汇演、军民联欢。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全市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黄石市委、市政府组织了慰问看望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活动,并为154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颁发了纪念章和发放了慰问金。
  自2014年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以来,每年的纪念日,市五大家领导全体参加全市组织的烈士公祭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2012年以来,投入资金4569万元,对全市35处烈士纪念设施和6078棺零散烈士墓进行了修缮维护。
  
  抢险执勤勇当先 军旗汗水空中扬
  
  黄石,是驻黄官兵的第二个“家乡”。黄石人民群众的悠悠拥军情,深深打动了驻黄部队官兵的心。在各种急难险重的困难面前,总能看到官兵的身影。驻黄部队用实际行动回报黄石人民拳拳之心,为黄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2016年夏天,黄石地区连降大到暴雨,黄石启动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Ⅳ级响应,驻黄部队1200余名官兵,携55台(艘)车辆及冲锋舟,分别投入到黄石城区、大冶、阳新等受灾严重的地区开展抗洪抢险。
  在大冶东风农场三山湖、大冶湖林家湖、阳新富河截流港、策湖大堤、西塞山区工业园区、黄石段长江大堤,处处军旗飘扬,驻黄官兵肩扛沙袋的身影,在滂沱大雨中穿梭,汗水雨水混合在一起,轻伤不下红线,小病不离前线。日夜奋战在险情处,筑起洪水都不可撼动的人墙,流血流汗不流泪,只为保堤护民。
  在抗洪抢险中,驻黄部队官兵共安全转移受灾群众上万人,加固堤坝数千米,装填搬运沙袋数万个。有驻黄部队官兵在的地方,都会转危为安,有军旗飘扬的堤坝,就坚如长城。
  在各条抗洪战线上,驻黄部队官兵深受群众爱戴。前线军民一条心,抗洪后防有大军,你上前线我管后勤,你饿了我送饭,你渴了我送水,军民之情如鱼水。
  驻黄部队每年勇跃参加义务献血,用丹心救助急需用血的全体市民。不仅如此,还积极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为黄石人民献爱心。
  驻黄官兵发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三不怕”精神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在黄石段长江抗洪、青山湖整治、“环中国”自行车赛等重大活动中,总是站在抢险、执勤线,一次又一次的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认真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各项急难险重任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7580/
1
上一篇市人社局多举措帮扶困难群体就业脱贫
下一篇 湖北省2017年春风行动将在阳新隆重启动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