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湖北理工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 “较强大脑”创造可观经济社会效益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程婷)2013年9月,经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湖北理工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3年多来,在建站院士专家团队智力的大力支持下,湖北理工学院的学科建设、科研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不少成果已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程婷)2013年9月,经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湖北理工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3年多来,在建站院士专家团队智力的大力支持下,湖北理工学院的学科建设、科研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不少成果已产生经济、社会效益,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16年11月,湖北理工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被授予“2016年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110所)称号,成为全国被授予该荣誉称号的3所高校之一,也是黄石唯一一家获得此项荣誉的单位。
  
  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湖北理工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该院“环境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及“矿区重金属污染防治与资源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量子材料研究所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于2013年9月经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成立。
  该“院士专家工作站”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主体,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高校人才基地、培养造就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为目标,依托院士团队这一重要资源,为湖北理工学院的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同时,工作站力求在学科发展、资源整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应对鄂东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工矿废弃地综合整治与资源化利用、鄂东矿区重金属废水处理新技术开发及应用、鄂东矿区大气污染物来源及控制技术等领域重大科学问题。
  “功能陶瓷”专家、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为该工作站首位特聘院士。工作站有明确的创新奖励机制,并以此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活动,提升环境功能材料、污染控制和水体修复乃至相关行业及地区的可研发展水平。
  经过3年多的运转,湖北理工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衍生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工作站运转成绩优异。
  
  院士团队人才济济
  
  湖北理工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成员,既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专家、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南策文,也有2005年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外籍院士HansR.Herren,以及一批优秀的团队成员,工作站人才队伍很强大。
  南策文院士长期从事功能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的研究,构建了处理复合材料中复杂多场耦合效应的有效介质方法,给出了计算宏观多场耦合性能系数的解等,成果卓著。
  HansR.Herren1995年获世界粮食奖,1999年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5年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5月,Hans院士在出席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活动时来到湖北理工学院,之后他一直以湖北理工学院院士工作站专家的身份,就环境的研究领域与该校开展交流与合作。
  该工作站的团队成员还包括,湖北理工学院楚天学者“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曹军骥,他建立了我国个碳气溶胶研究,创建了国际空气与废弃物管理学会中国学会,在国际空气污染控制领域享有较高声誉;“长江学者”、湖北理工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院长刘俊明,他同时还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一等奖获得者等;湖北理工学院楚天学者“讲座讲授”张西旺,主要研究环境功能材料的制备、作用机理、污染控制原理与应用研究。
  如今,湖北理工学院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学术、职称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科研配套团队,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理论研究、工程应用于开发领域形成了稳定研究方向,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科研带来可观经济社会效益
  
  经过3年多的建站工作,在建站院士专家团队智力的大力支持下,湖北理工学院的学科建设、科研创新能力取得长足发展,同时取得一大批科技成果。
  其中,矿区典型湖泊污染机理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首次对磁湖污染源、污染负荷分布及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磁湖污染物分析与评估报告”被黄石市政府采用。新型环境功能材料的合成、表面改性及环化行为研究成果,可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与修复。由徐超教授负责、马志刚博士等参加的“黄石新兴管业有限公司管用涂层材料可行性研究”和“黄石新兴管业有限公司管用材料可行性研究”的科研成果,为黄石新兴管业有限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600万元。
  大冶铜绿山重金属耐性植物筛选及其生态修复模式研究、蓖麻及其根际微生物修复铜污染土壤的机理与成效评价、蕲山药种苗繁育及高校栽培关键技术研究3个研究项目获得鉴定组专家的高度评价,取得了湖北省科技成果登记证书;环境学院赵旭德副教授主编的《中小企业环保设备运行管理手册》,被评为环保部批全国环境保护优秀培训教材。
  陈雪梅教授的“一种混炼铬铁矿和铬铁制备铬酸钠的方法及设备”、陶敏博士的“一种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碳氧联合调控脱氮系统”等3项技术发明专利获得了转让。工作站团队成员通过项目研究,获得10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赵旭德副教授参与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城镇桥梁钢结构防腐蚀涂装工程技术规程》于2015年9月发布。学校教师的科研热情极大提高,研究水平能力得到提升,工作站团队成员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达40多篇。
  
  链接
  
  人才队伍是高校发展的力量源泉,湖北理工学院高度重视外部人才引进与内部人才培养。在院士专家团队的推荐和支持下,引进外部高端人才,并成立了3个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极大充实了高水平研究队伍,提升了学科发展人才实力。以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为目标,学校加强硕士点建设,新增校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训基地5个。同时,通过建站单位与院士单位开展双向人才培养、依托工作站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等形式,进一步吸引了外部高端人才进来。
  进站院士专家团队先后为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培训、难题对接、联合攻关等活动14人次,院士专家工作站团队成员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高质量项目32个。
  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湖北理工学院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学术、职称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科研配套团队。现有研究团队人员58人,其中教授16人(二级教授3人,三级教授5人),副教授23人,博士38人(含博士后7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4名,“楚天学者”2名,“东楚学者”2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7471/
1
上一篇慰问困难户
下一篇 铁山向社会广发招商英雄帖 单个项目引资成功较高可奖200万元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