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石教炼左权文但超摄
明天(农历12月24日)是中国南方传统的小年,预示着春节进入倒计时,大街小巷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就在这一天,大冶市王英水库引水工程将正式通水,大冶90余万市民将喝上仙岛湖的“仙水”。
能喝上“仙水”,听上去很美,做起来却很难。连日来,本报记者驱车前往大冶市王英水库引水工程沿线施工现场,为大家揭秘“仙水”来冶不为人知的故事。
克难两改方案确保小年通水
大自然馈赠仙岛湖以美丽的风景和干净的水源。同样也是大自然,给大冶史上较大规模的引水工程制造了麻烦。
2016年夏季,一场大洪水席卷大冶、阳新,王英水库的水位一度逼近历史极值的69.02米。原先,项目工人们要在水源地水库底修建一个高65米的围堰,然后再在围堰内部,靠着山体凿一个13米深的蓄水池。
这场洪水,让引水工程的围堰停工半年。
“感觉坐在火山口,对老天毫无办法。”围堰项目的经理朱旭,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
怎么办?方案要改。
围堰对面,是湖北省水利厅管辖的王英水库枢纽工程管理站。那里,有现成的排洪渠,只要管道接通排洪渠,水就能临时通到大冶。在一场大讨论中,大冶王英水库引水工程项目指挥部决定请示市里领导,由市领导出面前往省里求情协调此事。经过不懈努力,借用王英水库枢纽工程管理站的排洪渠作为临时出水口方案,得到省里批复。
当得知这个建议得到批复后,朱旭欣喜不已。朱旭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做好加快工程建设,争取在5月1日完成暂未完成的既定围堰工程。
大冶地区复杂的丘陵山体,成为引水管道继续延伸的拦路虎。
“钻掘武圣寺山,钻头两三天坏一个,每坏一次,要花至少一天的时间将旧钻头拉出来,然后再花一天时间将新钻头安进去,如此反复。”湖北华信工程监理公司项目总监戴志杰和他的团队后怕了。地勘队员告诉戴志杰,石英石岩层在岩层分级中,属较坚硬的一级,硬度能达到200MPa。打个具体的比较,石英石岩层跟堆砌在铁路轨道旁的石子一样硬,只能引进日本产钻头。
在武圣寺山脚下,记者找到了多个直径和身高都有一米多、体重上千斤的巨型钻头。每一次的掘进都是一次战役,每一米的挺进都是一场胜利。这些坍圮在一旁的钻头,在与武圣寺山70米长的石英石岩体对抗中还是败下阵来。损伤的钻头一个造价20万元,工程方心在滴血。
为了不耽误通水日期,戴志杰和他的团队果断决定,暂时搁置原方案,搭建一段一千余米的临时管道,饶过山体,首先确保小年完成通水任务。等通水任务完成后,着手采用日本进口钻头,继续征服武圣寺山。
仙岛湖水通往大冶千家万户04
本报记者石教炼左权文但超摄 明天(农历12月24日)是中国南方传统的小年,预示着春节进入倒计时,大街小巷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就在这一天,大冶市王英水库引水工程将正式通水,大冶90余万市民将喝上仙岛湖的仙水。 能喝上仙水,听上去很美,做起来却很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