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年画不仅是一种文化艺术载体,更是一个时代的甜美回忆。近年来,国内外收藏市场上,年画一直是倍受藏家喜爱的宠儿,尤其是随着每年春节的到来,年画像潮汐一样成为藏界津津乐道的年度话题。
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年画早在汉代就出现了,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汉代时,春节时流行“贴门神”——人们把传说中的门神像贴在门上,以驱邪避灾,这是年画的雏形。到了宋代,一些繁华都市的纸马店每到春节都出售年画——“纸画”,其题材已扩展到社会生活、历史人物等领域。明代时,年画称作“画贴”,已完全为民间所接受,社会上出现了多色套印的精美年画。清道光年间,由于这种民众喜闻乐见的绘画体裁大都是过年时张贴,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所以民众称之为“年画”。纵观年画的发展历程,明清两代应是中国古代年画的鼎盛时期。
年画一出现便承载着“年”的各种元素,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中,年画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其色彩鲜明,手法夸张,构图饱满,形象优美,题材丰富,雅俗共赏,而且充满了佳节喜庆的热烈氛围和普天同庆的社会习俗,反映出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从年画中可以追索到中国古代年俗的发展历程和社会风俗的记录,年画就是春节文化的“活化石”。
“一张画容纳古今,尺幅间看尽春秋”。年画取材广泛,内容包罗万象,仅题材画样就达2000余种,是不折不扣的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纵观存世的年画,题材上大致分为三大类——
神仙魔怪类。这类题材年画虽然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和宗教味道,但所表达的却是劳动人民降妖除魔、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这类年画存世量较大,主要有玉皇、观音、福禄寿三星、钟馗、关公、门神、财神、火神、灶神、八仙等上百位。
文学艺术类。这类年画题材大多取自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戏曲小说。如《群英会》《空城计》《西厢记》等。这类年画以情节取胜,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深受大众喜爱。
民俗生活类。这类年画是古今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也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全景记录。相对来讲,这类年画的史料价值、收藏价值会更高一些。代表作有《耕读渔樵》《渔家乐》《九流图》等。
年画产地甚多,其中杨柳青、桃花坞、杨家埠、绵竹四地所产年画较为驰名。根据多年的收藏实践,本人建议年画收藏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题材入手进行收藏,围绕神像、吉祥图案、历史人物及故事、市井风格等几大类题材进行收藏;二是从产地入手进行收藏,重点围绕国内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进行“淘宝”;三是从具有收藏潜力上入手,如古版年画、近代名家画作、海派年画等。
由于年画具有较高的收藏、史料、欣赏价值,所以近年来在藏界不断升温,身价扶摇直上,收藏市场随之出现了赝品。个别不法之徒和收藏界的“变异分子”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年画造假。如何鉴别年画中的“李鬼”呢?笔者教同好三种辨伪方法:一是搓边。用手指轻轻搓一下年画的边框,真品会有脱色现象,因为老年画受印刷技术限制,色彩附着度有限;仿品用激光、喷墨打印,故无脱色现象。二是看色。真品年画采用天然矿物颜料或植物颜料制成,画面色泽自然厚重;仿印品则用平面油墨印刷,颜色鲜亮。三是观线。真品年画受技术限制,画面线条尤其边框处的线条均不匀称,赝画则条纹清晰匀称。
年画储存方法与书画类藏品相同。笔者通过多年的收藏实践,认为存储年画必须把好三关。一是把好通风关。存储间春秋两季须通风,冬夏犹可封闭。二是把好温湿关。存储间温度宜保持在1—30℃之间。房间湿度也要注意,潮湿的环境同样会使年画遭到损害、破坏。三是把好尘土关。年画存放间尽量做到纤尘不染。平时多用吸尘器清理一下地面和多宝格。一旦年画上落了灰尘,也要使用吹风筒慢慢吹,以免损伤藏品。
年画,春节文化“活化石”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年画不仅是一种文化艺术载体,更是一个时代的甜美回忆。近年来,国内外收藏市场上,年画一直是倍受藏家喜爱的宠儿,尤其是随着每年春节的到来,年画像潮汐一样成为藏界津津乐道的年度话题。 作为我国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