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别了,“隔心墙”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首席记者 梁坚义 通讯员 刘涛)放眼望去,清澈库水一片蔚蓝,脚下大坝格外壮观,坝下的车前村车来人往,一派人勤春早的景象。 添砂石、和水泥、加上水,开始搅拌16日下午,村民邹生勇在自家新房子里抢工装修,一家人等着春节前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首席记者 梁坚义 通讯员 刘涛)放眼望去,清澈库水一片蔚蓝,脚下大坝格外壮观,坝下的车前村车来人往,一派人勤春早的景象。
   添砂石、和水泥、加上水,开始搅拌……16日下午,村民邹生勇在自家新房子里抢工装修,一家人等着春节前住上新房。
   邹生勇今年40多岁,阳新王英镇车前村南山湾组人。他的新房子就坐落在湾里南山的山腰上。
   原来,因为“人心隔肚皮”,组里修入户路的事一拖再拖,他家改建新房子的计划就一推再推。去年7月,湾里的入户路终于修到了家门口,邹生勇开始建房。
   邹生勇搁下铲子,笑着说:“建房材料能直接拉到家门口,不光节省了人力财力,还把一湾子的人心‘修拢了’。”
   邹生勇所在南山湾组是一个邹姓自然湾。邹姓祖先有两兄弟,200多年前因矛盾作出“生不同祖堂,死不共坟山”的家规,一个湾子建起两个祖堂,你祭你的祖先,我办我的家业……
   南山湾的“隔心墙”,使村庄建设错失了一次又一次良机。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市委书记周先旺带领工作队引导村民破旧俗树新风,把两个祖堂改造成一个“文化礼堂”。
   修路、绿化、建广场、改旧房……推倒了这堵“隔心墙”,消除了两个宗族间的隔阂,携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南山湾的变化,是车前村变化的一个缩影。车前村地处王英水库大坝脚下,是王英仙岛湖旅游风景区的必经之村。
   过去的车前村是贫困村,也是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那时候,旧村改造拆不动,文体活动有抵触,发展产业扯皮拉筋……
   借鉴南山湾组推倒“隔心墙”的经验,车前村改选“两委”班子,成立贤达理事会、孝亲敬老协会,建设文化礼堂,开展文明教育……
   车前村支部书记邹生辉说:“一些心结打开了,一些矛盾纠纷在笑谈中化解了。大伙儿的心气顺了,村里的工作也就顺手了。”
   “快完工了,加油干啊!”阳光下,车前畈组门前,组长邹先江正撸起袖子带着村民修较后一家农户的入户路。
   车前畈组60户人家,仅仅一年时间,组里家家户户进行房屋立面改造、通了入户路,组路的路灯、排水沟全部建成了。
   问起组里的变化,邹先江哈哈大笑,他说:“做了这么多的事,没有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就没有这么好的成效。”
   湾相邻、路相通、人相近、心相连、手相牵,一堵堵“隔心墙”推倒了,车前村出现了一派家庭和美、邻里和睦、村庄和谐的景象。
   在阳新德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采摘基地大棚内,基地员工、贫困对象王义为领着游客采摘一串串伏地而生的草莓。现在,老人只要在基地做事,每天就有100元钱的收入。
   采摘基地种有杨梅、葡萄、草莓、火龙果等。合作社理事长王能军说,这些年基地征地、修路、清沟、搭棚,还没有发生过一起工农纠纷。
   以心换心,守望相助。王英水库引水工程管道铺设、阳新乡博园工程的自行车赛道在基地穿过,合作社主动让道。
   夕阳西下,大地沐浴在余辉中,青山绿水间村庄宛若一幅展开的美丽画卷,透出一份感动和诗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7341/
1
上一篇新春走基层,东楚晚报全媒体四路记者,今起走进贫困区、灾区、老区——夜宿农家 倾听民声
下一篇 残疾人技能培训近4000人 免费适配器具1700多件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