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小雷山下劲吹文明新风

本报记者 程正林 小山村里,栋栋小楼林立,环境优美,绿树环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民安居乐业,绿荫下孩子们欢快嬉戏,老年人携手相随 走进陈贵镇小雷山村,处处展现文明秀美的新农村景象。近年来,该村根据实际,突出重点,推动村级各项事业的协调共进

本报记者  程正林

    小山村里,栋栋小楼林立,环境优美,绿树环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民安居乐业,绿荫下孩子们欢快嬉戏,老年人携手相随……
走进陈贵镇小雷山村,处处展现文明秀美的新农村景象。近年来,该村根据实际,突出重点,推动村级各项事业的协调共进,开创了建设新农村的新局面。先后获得“大冶市2013年度文明新村”、“黄石市较美乡村”、“2013年度四德工程先进单位”、“大冶市社会综合治理平安单位”、“2013年度湖北省文明村”、“2012年度湖北省模范农家书屋”等荣誉称号。
2015年春节刚过,便传来喜讯——该村荣膺全国文明村的称号,小小的村庄,究竟蕴藏着怎样磅礴的力量?这里的村民,究竟过得幸福与否?昨日下午,记者走进了这片充满生机、活力的土地。

依托旅游   乡村经济发展如火如荼

  “武汉的客人占据一半以上。”昨日,雷山生态庄园老板万经友指着一辆鄂A牌照的车子,颇为自豪地介绍说。
因与AAAA级风景区雷山风景名胜区隔路相望,庄园在地理位上占得了先机,也赢得了更多来自武汉、咸宁等外地游客。
大广、黄咸高速通车后,依托小雷山景区发展多元化旅游,小雷山村变化显著, 村民们渐渐富裕起来。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转变思路,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之路。利用小雷山村处于大金沿线、小雷山风景区附近的地理优势,在稳定农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业及附属产业。立足于各自然湾的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张礼洪湾重点发展稀有瓜果蔬菜种植业,并依托雷山风景区配套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畈张、余李城湾重点发展花卉苗圃产业,实现立体化、多样化种植;余克鉴湾重点发展养殖业;陈文钦湾依托鄂钢工矿废弃地,重点发展工业经济;黄珑畈、化铁炉湾和周家湾依托黄咸高速,重点发展运输物流产业。建设有特色、有规模、有效应的多元化旅游产品生产基地,成立养殖加工流通专业合作社,总投资50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境内有亚峰选矿、苗木花卉、雷山温泉度假村、水泥制品生产、机械制造、牲猪和黄垅肉鸡养殖等民营企业9家,有楚天化工、强润养殖场、神马轴承铸件构造等外来投资企业6家。
2013年,全村生产总值达到2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817元,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558元,村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道德建设   全面提高村民文明素质

四德教育,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让敬老爱老的观念深入人心,村庄更加和谐了”。该村山下吴湾村民黄月前笑着告诉记者,村里的风气好了,村民更加文明了,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而让人惊喜的是,该湾陈贵镇泰伯纪念馆里,还有一所现代私塾,专门教授孩子们学习传统礼仪和国学经典,吸引了贵州、河南、河北、浙江、山东等地孩子家长慕名而来。传统文化在这里吐蕊出新,传承发扬。
多年来,该村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2012起至今,在小雷山村广泛深入实施爱德工程、诚德工程、孝德工程、仁德工程,不断加强广大村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热爱家乡、建设雷山’的热情,该村从多方面入手做好精神文明建设: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村上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发放到各家各户,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和“文明村民”。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我们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致富能手”等一些村民们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并对其进行隆重表彰,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成立了专门的红白理事会组织,专门负责村内每家每户的婚丧嫁娶等事宜,不但替群众分了忧、解了难,同时也实现了移风易俗,杜绝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受到了广大村民及周边村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抓村民教育管理方面,村上出台了“不得参与聚众赌博、不得参与迷信活动,不得涉嫌违法犯罪,不得虐待妇女、老人、儿童”等村规,村两委会干部、村民小组组长以及全体党员以签名的形式向全村人民郑重承诺,率先垂范,带头遵守有关规定,争做村中移风易俗的带头人。如今的该村已形成了重视教育、生活文明、情趣健康向上的良好村风民风,村内无吸毒、赌博、打架斗殴等现象。四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该村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意测评,实现了“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的目标,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权利。全村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和谐,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增强。

整治环境   村容村貌变化翻天覆地

 漫步在宽敞整洁的村道上,村民住宅规划整齐,路边的绿化树生机盎然。 “白天村里都是忙人,到了晚上,散步的、打球的、健身的,村文化广场上热闹得很。”村民热情地告诉记者,相比以前,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该村在抓好经济的同时,结合新农村重点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做到统一认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村里共有7个自然湾完成了村庄整治,共硬化村组路、户户通20公里,修筑沟渠3000米,翻修8座桥,拆除破旧危房、破旧牛栏猪圈106间,拆除不卫生旱厕56个,建公共厕所10个,安装路灯200盏,绿化面积达3200平方米。
“清水绿廊、小桥流水”,现在走进小雷山村就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这句话。自2010年以来,小雷山村先后投入80万余元修建党员活动中心;投入43.2万元完成23口当家塘建设;投入50万余元对石岭泵站进行沟渠护砌建设;投入316万元,完成了张礼洪湾、山下吴湾、余克鉴湾和陈文钦湾7个自然湾的村庄整治。
目前,全村16个自然村已实现电视、电话、自来水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以及平安组合保险覆盖率达98%。按照60%以上的家庭和农户掌握1-2门致富技能,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的目标,积极鼓励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鼓励群众积极发展各项产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建设相关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同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综治工作中,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加强村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做到了小事不出队,大事不出村。连续多年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全村社会稳定,保证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村两委”高度重视   扎实创建铸就荣光

#p#分页标题#e#

当今社会,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的丰富内涵,一种无形的竞争要素,一种累积的重要资本。要建设富裕雷山,更要建设文明雷山、和谐雷山,以和谐促发展。”该村村支部书记余保凡说,基于这种认识,小雷山“村两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并按照“搞好村级规划,完善软硬件设施,以创建活动为抓手,提升村镇形象,提高村民素质,建好全国文明村”的工作思路,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全国文明村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其他“村两委”成员任副组长的创建全国文明村工作领导小组,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形成了全民参与文明创建的良好局面,创建工作才有了今天的效果。
该村努力做到“八有”、“三到位”。“八有”即:有工作班子,有规划方案,有制度措施,有职责任务,有量化指标,有实施步骤,有检查评比,有奖惩兑现。
“三到位”即:一是领导重视求“实”,工作部署到位。在健全机构的同时,明确了责任分工,细化了目标任务,并把文明村创建工作与干部的年终考核及各项先进荣誉评选相挂钩,有效确保了创建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实现了创建工作“既统一领导、责任明确,又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了创建活动专人管、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格局。
二是责任分解求“细”,确保任务落实到位。制定了文明村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并将创建项目进行了细化,责任分解到了各村组负责人和具体承办责任人,形成了创建工作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项项有指标的分级负责和全程管理模式。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注重抓督查落实,做到事先有布置、平时有检查、事后有总结,并定期召开创建工作进度汇报会和工作研讨会。
三是宣传造势求“广”,确保舆论引导到位。为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专门召开了由村两委会干部、全体党员以及部分群众代表参加的培训大会,对创建工作作了再动员和总部署。同时,为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除利用广播、标语宣传外,我们专门制作了倡议书,并组织了由各湾组组长到各湾组宣传活动,向过往行人和全体村民传播文明创建理念。在全村上下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69/
1
上一篇妻子在外打工养家 丈夫在家吸毒被抓
下一篇 3·15文明诚信市场颁奖典礼隆重召开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