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建转型之言 献发展之策——政协黄石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会发言摘要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记者 易木生 整理 石勇 熊峤 摄) 把下陆打造成健康文化旅游城区 当前,我市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游客增长空间有限等问题制约着旅游业发展。因此,谋求全市旅游业转型发展,把全市旅游产业的蛋糕做大做强,发展健康旅游产业是必然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记者 易木生 整理 石勇 熊峤 摄)

  把下陆打造成健康文化旅游城区

  当前,我市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游客增长空间有限等问题制约着旅游业发展。因此,谋求全市旅游业转型发展,把全市旅游产业的“蛋糕”做大做强,发展健康旅游产业是必然选择。
  下陆区在发展健康旅游产业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东方山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自然生态资源良好,毗邻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和熊家仙境生态旅游度假村,具备发展健康旅游业的良好基础。
  为此,建议把健康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全市旅游业升级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及时研究制定全市健康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东方山健康文化产业园建设和健康旅游产品开发,力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完善景区基础配套设施,提升景区的综合承载能力,确保游客引得来、留得住、住得下、吃得香、玩得好。 (发言人:贾玉香)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会展经济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且效益极高的经济形式。据不完全统计,黄石每年的展会数量超过100场。去年园博会期间吸引全国各地游客60余万人次入园参观;矿博园接待游客15万人次,现场交易额逾2亿元。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极大地提升了黄石的知名度、美誉度。
  目前,黄石会展经济存在起步晚、规模小、数量少、水平低、专业人才不足,展馆及其配套设施落后等问题,制约了会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建议:提升全民参与度;完善会展硬件建设,加大会展业招商引资力度;大力举办特色会展,多举办园博会、矿博会这样极具地方特色的展会,筹办好科普地矿博览会,积极打造模具钢、保健酒、服装等黄石会展特色项目,塑造城市特色品牌形象。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衔接全国重大会展项目;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会展经济发展;打造网上展会交易平台,拓宽会展市场。 (发言人:戴伟)

  做好去产能过程中职工安置

  黄石各级工会积极参与配合做好去产能过程中职工安置工作,积极开展“万名工会干部进万企帮万户”活动,了解企业和职工生产生活状况,掌握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职工权益维护情况。
  从走访调研掌握情况来看,下岗分流职工增多、部分职工收入下降、再就业困难、职工社保参保缴费和享受待遇等问题较为突出。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落实好推进化解过剩产能的各项政策,用好专项资金,妥善做好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等相关工作,扩大失业保险金列支范围,重点支持受影响企业职工在岗、转岗培训,提高企业转业转产适应能力;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创业各项政策,落实自主创业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下岗失业人员以创业带动就业。做好职工培训和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加大对困难企业在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方面的扶持力度;做好城镇困难职工精准帮扶工作。 (发言人:王浩)

  加快发展新经济 打造转型新动能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经济,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但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仍存在新经济贡献率有待提升、产业结构不优、原始创新能力薄弱、新经济领域人才严重匮乏、统计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为此,建议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贸流通业、特色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双创”示范基地,搭建产学研对接创新平台,启动实施黄石“创谷”计划;强化要素保障作用,继续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创新创业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及“双创”孵化专项债券;强化人才智力支持,将新经济领域的人才引进纳入“东楚英才”计划,完善引进人才服务保障机制,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发言人:阮媚)

  推进青年创新创业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引导下,我市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创业环境,着力培养开放、共享、宽容的创业文化,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不断拓展、扶持政策不断完善、服务资源不断聚拢、服务活动不断丰富,青年创新创业热情被充分激发。
  然而,我市青年创新创业过程中,初创资金尤其是企业发展周转资金不足、管理团队和技术人才缺乏、第三方服务体系向基层创业一线集聚不够等问题非常突出。
  为此,建议多渠道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政策资金扶持,积极优化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吸引和鼓励社会风险投资为青年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多维度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技术人才支持,实施创业培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快技能人才对接。同时,全方位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第三方服务资源,以“创客空间”为单位,为青年创客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打造覆盖青年创新创业全过程、面向不同服务需求的信息共享和公共技术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方式,为创业者提供社会化专业服务;引进一批青年创业服务公司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加速创业项目孵化。 (发言人:袁蓓)

  大力发展康养产业

  康养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我市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目前,我市康养产业还缺乏长期发展规划,医养结合程度低、市场化不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康养专业人才匮乏。
  为加快推进康养产业发展,建议编制《黄石市康养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统筹谋划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打造以大冶湖生态新区为中心,东方山沿线带、以阳新县三溪镇、王英镇、大冶市陈贵镇、灵乡镇、保安镇为基地的“一中心一带五基地”康养产业发展格局,构建健康产业示范点。同时,强化政策支持和人才保障,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养老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充分激活民间资本,积极引进重大战略投资者,鼓励和支持各类民间资本依法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经营旅游景区(点);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医疗模式,把传统救治模式,转向“防-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 (发言人:王俊杰)

  打造运动之都

#p#分页标题#e#

  黄石是一座体育资源非常丰富、健身氛围非常浓厚的城市。我们应以承办第十五届省运会为契机,充分挖掘、利用和整合现有体育资源,倾力打造运动之都。
  建议理念先行,大力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市级统筹制订实施方案;节会引领,努力掀起全民健身热潮,广泛开展以“迎省运”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活动。
  以项目为支撑,全力打造以黄石港中心商务区为核心的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培训为主导的体育娱乐商贸核心区;打造社区十分钟健身圈、农村十五分钟健身圈;打造环磁湖、大冶湖等水上运动项目,开发划船、铁人三项、龙舟等以水文化为主题的水上运动集聚区;打造以东方山、黄荆山及上冯村等旅游名村为主导的户外运动和休闲旅游集聚区;打造以黄石体育馆、国乒基地、黄石奥体中心为中心的高端体育赛事活动集聚区;打造以陈贵全国舞龙舞狮基地等为主导的传统体育文化集聚区。提高户外山、水、绿地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大力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夯实全民健身基础。 (发言人:辜春华)

  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

  去年,黄石成立了全省首个大数据管理局,统筹全市大数据建设管理工作。
  为推进大数据在黄石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应用,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建议统筹规划,强化集约建设,协调各方资源,统筹推进全市大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交换平台建设。
  依托大宗工业品(矿产品)贸易中心和华中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商务大数据产业发展;以智能制造、两化融合为主攻方向,推动大数据在工业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领域的开发应用,依托劲酒、新冶钢、东贝等行业龙头,打造重点工业行业数据平台。同时按照“逻辑集中、物理分布”原则,整合政府各部门信息化系统,形成全市各部门间以及政府与企业、市民、社会各方面信息交互共享、一体化的大数据服务模式。着力招商引资,培育产业生态,加大对大数据关联企业的引进力度,充实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实体,服务好已经引进落地的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树立起在大数据产业招商引资方面的示范作用。 (发言人:赵秋英)

  共享健康医疗保障成果

  我市高位推进整合工作,目前在市本级层面,已初步形成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化、一体化的格局。然而,在加快大冶市和阳新县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过程中,仍有政策整合难度较大、政策差异性较大、医保信息系统互不兼容、大病保险保费标准不一、整合后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使我市城乡居民尽早享受医保制度改革的红利,建议抓紧制订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实现政策市级统筹、待遇全市同等,按照“就高不就低、就宽不就窄”的整合原则,在城乡居民医保“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等六个方面合理调整;尽快构建全市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根据“人随事走、编随人走”的原则,充实管理经办力量,重点解决乡镇基层医保经办机构人员编制不足问题,同时明确乡镇基层医保经办机构隶属关系,避免多头管理、管理不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高社会聘用经办人员薪酬待遇,完善医保智能监控审核系统功能,提高经办效能。 (发言人:伍晓松)

  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积极推动残疾人就业,是我市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的重要一环。截至2016年11月30日,全市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有57051人,其中实名录入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有36745人,已就业的有18417人,就业率50.12%。
  建议加大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工作力度,严格落实《残疾人就业规定》;扶持壮大福利企业,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要带头做好安残工作,力争在2020年前安残达标;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创业,将农村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范围,加强实用技术培训、社会化生产服务和金融信贷支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扶贫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确保每一个贫困残疾人家庭至少参加一项养殖、种植等就业增收项目;促进盲人按摩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盲人保健按摩机构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盲人按摩人员稳定就业。 (发言人:江浩)

  建设较美工业城市

  近年来,黄石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绿色转型发展还存在:环境承载能力仍有“软肋”、环境风险防范仍有“隐患”、绿色转型发展仍有“短板”、绿色转型发展宣传教育仍有“盲区”等。
  为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黄石绿色转型发展,建设较美工业城市,建议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生态转型,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加快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现全市范围内的生态红线管控;坚持绿色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产业链、技术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同时,树立全域黄石理念,加快城市转型,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机遇,以提升城市功能为核心,以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为重点,推动黄石城区与大冶、阳新的深度融合;充分彰显黄石工业遗产具有世界罕见的完整性、系统性、代表性的特色,抢抓机遇,与黄石绿色转型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工业遗产”产业,统筹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打造全国地矿科普基地、发展工业旅游等工作,不断提升黄石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 (发言人:陈学东)

  打造智能模具钢产业园

  黄石市是全国重要的特钢和模具钢产业基地。模具钢生产加工企业一度达到250多家。
  黄石的模具钢产业初具雏形,但是大而不强,在经济下行和去产能压力下,面临发展困境:一是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二是品质不优,牌子不响;三是研发不足,环保节能不达标;四是融资渠道不畅,产线不完整。
  打造铁山西区智能模具钢特色产业园,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有利于去杠杆去产能、有利于行业改造升级、有利于工矿废弃地开发利用,对于破解我市模具钢产业发展困局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铁山还具备产业基础优势、对接武汉区位优势、省级园区政策优势和交通便利优势。建议为特色产业园建设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全力支持模具钢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园区聚集效应,推进产业向深加工、终端产品、智能化发展,较终形成智能模具钢产业园。全力推进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此外,还要全力推进品牌创新战略,促进我市由模具钢生产大市向智能模具制造强市转变。 (发言人:陈福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6875/
1
上一篇对城市管理进行立法
下一篇 雪室读书图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