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一把老算盘拨动的回忆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肖婷 文/摄)覆盆山社区居民袁冬凤今年62岁,在她家里珍藏着一把旧算盘。 这把算盘比一般的要大,一共有17档,每档上面两颗珠,下面五颗珠。算珠和算框都是棕红色的,由于时间久远,有的算珠已经裂开了缝,但算框的四角都

一把老算盘拨动的回忆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肖婷 文/摄)覆盆山社区居民袁冬凤今年62岁,在她家里珍藏着一把旧算盘。
  这把算盘比一般的要大,一共有17档,每档上面两颗珠,下面五颗珠。算珠和算框都是棕红色的,由于时间久远,有的算珠已经裂开了缝,但算框的四角都用铁皮包了一圈。
  这把算盘已经伴随着袁冬凤36年了。1980年,袁冬凤从黄石财校毕业,分配到原黄石二钢工作。上班天,她的师傅高师傅见她没有算盘,便将自己一直用的这把算盘交给了袁冬凤。算盘成为她每天使用的重要工具。
  1988年,袁冬凤调离原单位,算盘也跟着她一起走了。随后,随着计算机的问世和普及,袁冬凤的这把算盘便被打入了“冷宫”。
  虽然很少使用算盘,但袁冬凤一直珍藏着它,每次搬家也不忘带上。“我对这把算盘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每次一看到这把算盘,袁冬凤总会想起当年在财校读书时,勤奋练习珠算的情景——那时,珠算考试必须及格才能拿到毕业证书;她也会想起高师傅打得一手好算盘的模样,以及在工作上对她的教导和帮助;还有每逢月初月末时,一大间办公室里,每个财会人员低头工作时,噼里啪啦的算盘声,仿佛演奏乐器一般动听。
  珠算既练脑又练手,可惜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算盘已经远离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计算器、手机、电脑。但无论怎样,袁冬凤都会好好珍藏这把算盘,保留过去美好的回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6740/
1
上一篇短信传稿感动着我的写作人生
下一篇 路遇陌生人兜售手机 你可得当心 小伙一不留神 买回个手机模型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