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古代如何吃火锅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刘昌宇) 隆冬时节吃火锅,对于现代人来说,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可是,你是否知道,火锅起缘于何时?那时的人们又是怎样品味火锅的? 据考古发现,商周时期古人就开始吃火锅了。只不过那时是用青铜鼎当锅,下置木柴,把食物放入鼎里,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刘昌宇)  
  隆冬时节吃火锅,对于现代人来说,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可是,你是否知道,火锅起缘于何时?那时的人们又是怎样品味火锅的?
  据考古发现,商周时期古人就开始吃火锅了。只不过那时是用青铜鼎当锅,下置木柴,把食物放入鼎里,加热后便成火锅了。战国时,人们吃火锅已经盛行起来,唯一不同的是,鼎有了改良,分上下两层,上层盛食物或酒浆,下层放炭火,人们还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温炉”。到三国时,“鸳鸯火锅”出世了,《三国志》曾有记载,说魏文帝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曾让人铸“五熟釜”赐予相国钟繇。“五熟釜”是一种里面分隔开来,能同时烹调各种食物的古代炊具,从形制来看,像极了我们今天的“鸳鸯火锅”。
  而真正有据可查的现代意义上的“火锅”,则产生于辽代。考古工作者曾在内蒙古昭乌达蒙敖汉旗古墓中发现了辽代初期一幅壁画,画中三个契丹人围着火锅席地而坐,在锅中涮食羊肉,桌上还有配料盘子和酒杯以及装满肉块的铁筒。这种吃火锅的架式尽管略显粗犷,但和我们现在吃火锅的方式比,已经极为相似了。
  说到吃火锅,就不得不提到主料和配料。古时,人们喜欢烹煮生鲜,狗肉、羊肉、猪肉等肉食,都曾一度成为首选。到宋代时,又有将兔肉放入火锅煮食的习俗,宋代词人林洪在饮食笔记《山家清供》中曾记载了这种兔肉火锅的详细吃法。入炉前先将兔肉切成薄片,然后用酒、酱、椒调成配料,生起炉子倒上水,等到水沸腾后,食客各自夹肉片放进水里涮熟了吃,调料搭配则随各人的口味。而对于火锅的配料,随着人们口味的不断丰富,姜、蒜、葱、胡椒等作料相继被派上用场。之后,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转变,白菜、萝卜、香菜等蔬菜也成了火锅中的“常客”,不仅丰富了火锅的内容,而且,这种荤素搭配的火锅,也更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千年的火锅演变史中,也曾产生了许多好吃火锅的忠实“粉丝”,乾隆算得上是这方面有名的“吃货”。据清代档案中记载,有一年,乾隆皇帝宴请宗室,摆了五百多桌火锅,而食材除了常见的羊肉,大多是野鸡、狍肉、鹿尾等关外野味,其对吃火锅的痴迷和钟爱,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在古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好火锅这口,清朝著名文学家、美食家袁枚就公开撰文反对吃火锅。他在《随园食单》中曾列出了火锅的两宗“罪状”:一是“对客喧腾,已属可厌”;二是“物经多滚,总能变味”。从饮食健康的角度来看,袁枚的分析自有他的道理。不过,隆冬时节,那从火锅里飘出的浓浓肉香,又有几人能抵制住它的诱惑呢?
  如今,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吃火锅实则代表了一种温情。寒冬之际家人或朋友团聚在一起,就着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的火锅,把酒言欢,那份温馨早已沁人心脾,令人久久难忘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6723/
1
上一篇图说太子豆腐
下一篇 让法律监督硬起来 让公平正义看得见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