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张绪才)“兵马”未动,“材料”先行。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工作中,存在把说的当成做的、把规划当成现实、把思路当成成绩等用总结材料“包装”工作实绩的现象。工作刚刚开展,就急着总结成果、鼓吹宣传。岁末年初,这样的“材料政绩”,情况更为突出。(12月29日《人民日报》)
工作还没展开,虚拟的“政绩”便跃然纸上,长此以往将滋长务虚作风,贻害匪浅。 “材料政绩”可谓纸上形式主义,也是一种“造假”。近些年来,“政绩”造假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一些干部“形式主义”严重,工作作风飘浮,不是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而是在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上做文章,视造假政绩为“能耐”,比如,新闻披露过,有地方为展示扶贫成绩,派小学生披白塑料袋,趴在领导路过的山坡上扮羊等。
“材料政绩”从何而出?需要双向反思。首先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当一项工作任务布置下来,总希望能争得个“突出”位置,形成一种“政绩反应”。个别领导干部患上“政绩饥渴症”、好大喜功,在政绩上总想来个“短平快”,不考虑实际,不顾及实效,“工作不够材料凑”,邀功请赏。
再者,有的上级和部门也偏好“这一口”。现实中,一些上级部门总希望工作布置下去后,能尽快出成绩、出经验,以点带面,但不善于深入调查研究,只看材料、听汇报。在这样一个“套路”下,好大喜功、急于表现的干部就让秘书尽情发挥“笔下功夫”。
政绩应是实实在在给人民带来利益、提高幸福指数的实事,而不是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做出政绩更要有踏石留痕、抓铁有印的精神,而不是哗众取宠、造势一时的“纸上功夫”。如果写材料比干工作跑得快,这样的“成果”,经不住检验,不能给群从带来真正实惠,自然赢不来人民的信任,相反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因此,对于“材料政绩”,必须坚决纠正,拧干水分。
拧一拧材料政绩的“水分”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张绪才)兵马未动,材料先行。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工作中,存在把说的当成做的、把规划当成现实、把思路当成成绩等用总结材料包装工作实绩的现象。工作刚刚开展,就急着总结成果、鼓吹宣传。岁末年初,这样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6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