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6这一年 高新区蛮拼的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通讯员 苏权) 近日,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6年成绩单揭晓。 2016年,高新区全年预计完成财政收入15.1亿元,完成年目标的100.8%,同比增长18.4%;预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20.5亿元,完成年目标的100.2%,同比增长11.6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通讯员 苏权)

  近日,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6年成绩单揭晓。
  2016年,高新区全年预计完成财政收入15.1亿元,完成年目标的100.8%,同比增长18.4%;预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20.5亿元,完成年目标的100.2%,同比增长11.63%。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完成年目标的100%。
  
  汇聚发展能量
  
  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特色。2016年,高新区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目标,深入实施“政治强区、生态立区、经济兴区、文化活区”战略,坚持稳中求进,突出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推动高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建设实力大冶、美丽大冶、幸福大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招商引资卓有成效。该区围绕龙头产业招商,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新签约中兴新先进锂电池、光宇换热器、皮米智能光电、劲锋锂能、鄂港兆康生物科技、汉龙汽车发动机、汉龙铝合金汽车轮毂、贝思特汽车零部件等19个项目,签约资金总额172.5亿元。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该区牢牢树立“谋发展、强服务、促提速”的理念,以项目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全年在建项目实际到位资金累计完成34.51亿元。新开工汉龙汽车、劲鹏制盖、光宇换热器、皮米智能等15个项目;梨威畜牧机械、海通精油机械、有色机械制造、晨信光电二期、同丰包装、赵哥食品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为园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盘活企业取得成效。目前,普鸿德电缆已被长江传媒集团并购,签订了框架协议,并购资金到位5000万元;华兴玻璃公司新增面积土地证办理和窑炉环评手续已落实到位,正制订搬迁方案;积极开展进企业、解难题活动,对15家企业反映的办证问题全部落实到位;向市经信局为25家企业争取“干霖贷”资金1.1亿元。
  
  增强创新能力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能力的进步。区域创新能力也是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之一。2016年,高新区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资源与要素广泛集聚,已经成为大冶市产业科技创新、区域引领创新的主阵地。
  科技创新平台迅猛发展。铜都众创之城建设加快推进,正朝着鄂东一流“创新特区”目标奋进。2016年,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企业83家,新开发产品20余个,拥有专利47项,发明专利10项。企业省级以上技术研发平台11家,黄石市级12家,劲牌产业研究院投入使用,迪峰与中国船级社共建的国家级“LNG”检测中心正加快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实力提升。2016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8家,成功获批6家,累计达22家,占大冶市高新技术企业的79.3%,成功申报高新产品企业6家,累计达30家,占大冶市高新产品企业的56.6%,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5亿元,占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24%,同比增长1.24%。全年预计申报专利400件,授权专利150件,成功申报省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著名商标3件。
  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增强。指导园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投入资金3000万元,登记备案省级技术成果11项,交易额1000万元;浙江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在园区建立协调创新服务中心,为园区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强化人才服务中心建设,建立人才创业园,今年共引进高学历、高技能、高层次人才50余人,其中博士5人。
  
  践行绿色发展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领下,高新区始终践行绿色发展之路,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努力绘就绿色发展新蓝图。
  强化环保大整改行动。为全面做好国家环保督查大整改工作,9月份以来,高新区所有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包保企业和相关村,通过强化秸秆禁烧宣传,开展环保大督查和违法违规项目清理整顿等行动,妥善处置噪音、大气污染,环评手续不到位等问题,整改问题企业60余家,2017年1月份将全部整改到位。妥善处理环保信访事件20余起,处置满意率100%。
  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全面推进三里七湖生态区环境整治和东港景观带、绿化景观带建设,成立工作专班,打击三里七湖围湖填湖等,清理湖边围网3500余米;东港景观带相关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到位,沿线绿化景观带建设加快推进。全年新增造林面积3100亩,完成率105%,森林覆盖率达20%;全年无一例森林火灾发生。全面加快园林城市建设,新增绿化面积14.5万平方米。
  加快企业绿色发展。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逐步淘汰园区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引进节能环保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打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园区正明铝业、晨信光电、曦鑫钢结构等7家企业投入4.47亿元完成节能设备、环保设施等技术改造工程。

  共享发展成果
  
  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发展和民生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群众较紧迫、较现实、较直接的民生问题。
  2016年,高新区将大部分财力投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从保障性住房到稳定和扩大就业,从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到加强贫困人群的救济救助,一桩桩、一件件实实在在改善着百姓的生产生活。
  还建楼建设全面推进。截至目前,共规划还建点24处,其中18个还建点共212栋6990套已竣工,6651套已分配到户。在建还建点6处,合计57栋6604套。在建6处7个标段共41栋高层,已封顶30栋,其它的正加快建设。今年12月份,以十里铺还建小区为试点,完善了开发区还建小区市场化改革工作机制,将逐步在全区还建小区进行推广。
  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力。全年新增就业180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74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36人,精准扶贫就业43人;新农保完成21086人,参保费达298万元,完成率100%。及时发放冬令春荒救济款28万元,救济困难群众301户,为农村703户低保、五保、优抚等对象申报了农房保险,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文教卫事业再上新台阶。投入近1500万元用于大林山小学、青松学校、叶家坝小学等学校建设工程;全面改善区内学校的办公环境,完善各项软硬件设施。积极开展公共卫生大检查工作,全年共举办8次各类传染病防控和食物中毒知识培训,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重点传染病及时上报率达100%。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6438/
1
上一篇黄石大冶湖高新区奏响宣讲“大合唱” 确保六中全会精神落地生根
下一篇 高新区举办道德讲堂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