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扶贫攻坚 封存了11年的乐器再度“发声”———农家院落又响京胡声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首席记者 梁坚)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12月27日晚,阳新白沙镇潘祥村头咀组一栋小楼里传出悠扬的京胡声。 又生,再来一曲吧。好,那我再来一段楚剧!姜又生调好琴弦,一曲《天仙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首席记者 梁坚)“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12月27日晚,阳新白沙镇潘祥村头咀组一栋小楼里传出悠扬的京胡声。
   “又生,再来一曲吧。”“好,那我再来一段楚剧!”姜又生调好琴弦,一曲《天仙配》的优美旋律在夜空中回荡。
   姜又生,今年43岁,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刚从附近工地打工回来,帮妻子忙完家务后,便拿起挂在橱柜里的京胡拉上一把。
   姜又生在小学读书时,跟着老师迷上了京胡;后来,他又在村里的扁担剧团帮忙。直到18岁那年,他才得到姑父的一把旧京胡。
   那些年,他跟着父亲做农活,再苦再累也要拉拉京胡。然而,姜家家大口阔,家境一时难以改变。
   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说媒的人总是进了头咀组姜家门后,便没了回音。看到同龄人相继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姜又生陷入了深深的苦闷。
   30岁那年,他含泪收起了心爱的京胡,小心翼翼地藏在橱柜的角落里,并告诫自己“不改变眼前的一切,就不再拉京胡了”。
   此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风起云涌,姜又生告别父亲,背起行囊,先后赴沿海、边疆务工。然而,没有特长、没有手艺,他只能混个肚儿圆。
   几年过去了,头咀组路通了、水通了、电通了、电视网络都通了,乡村面貌发生了变化,姜又生在外务工也挣到了票子。
   2012年冬,经媒人撮合,姜又生跟大冶殷祖的刘桂莲喜结连理。次年,他同妻子一道跟殷祖古建大军远赴边疆务工。务工期间,夫妻俩勤扒苦做,手头又有了积蓄。
   扶贫攻坚的春风又吹进了村落,各种补贴进了家门,土地有了流转金,村庄也建起文化礼堂,修建了门口塘,安装了路灯等,家境逐渐好转,村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2014年底,夫妻返乡改造住房,终于在次年春住进了新房。进新房那一天,在一阵阵的鞭炮声中,姜又生翻出了藏在橱柜里的京胡。
   揭布、擦拭、调弦……面对封存了11年的京胡,他百感交集。坐在客厅里,姜又生当着贺喜的乡邻们,欢快地拉起了《走进新时代》。
   人逢喜事精神爽。姜又生返乡后,一边在附近一家建筑公司做工,一边陪着怀孕的妻子,有事没事就拉起京胡。有时,妻子刘桂莲还跟着唱上几句戏词、歌词。
   今年9月,姜又生中年得女,更是喜上眉梢,拉京胡的劲头更足了。一曲《天仙配》拉完,姜又生说:“我就是要用心爱的京胡来赞美新农村、讴歌新时代。”
   暖暖的灯光,照得人心情舒畅;悠扬的旋律,诉说农家好年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6408/
1
上一篇八旬老人外出迷路 热心民警帮忙找家
下一篇 严肃问责彰显去产能决心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