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创新求变谋发展 汇聚同心谱新篇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张瑾) 核心提示: 无商不活、无商不富、无商不强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引领下,我市非公经济抢抓机遇、谋求发展,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整体规模全面攀升,综合实

创新求变谋发展 汇聚同心谱新篇

创新求变谋发展 汇聚同心谱新篇

创新求变谋发展 汇聚同心谱新篇

创新求变谋发展 汇聚同心谱新篇

创新求变谋发展 汇聚同心谱新篇

创新求变谋发展 汇聚同心谱新篇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张瑾)

  核心提示:
  无商不活、无商不富、无商不强……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引领下,我市非公经济抢抓机遇、谋求发展,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整体规模全面攀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走出一条创新转型的发展之路。
  在黄石市工商联(商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也是在“十三五”开局之年,黄石非公经济再次交出了一份较漂亮的发展答卷,迸发出一抹较耀眼的时代底色。
  
  这是一座积淀着荣光与梦想的城市。五年来,黄石紧抓历史机遇,高举生态大旗,实现换道超越,城市转型发展的脚步铿锵有力。
  这是一个跃动着生机与活力的经济体。五年来,工商联事业开拓创新、奋发有为,非公经济蓄势积能、张弓发力、逆势崛起。
  
  砥砺五年 逆势崛起
  
  今年螃蟹季已进入尾声,王桂香的“贵香牌”螃蟹再一次站在行业尖端。总产量20万斤,单价较低卖到50元每斤,“贵香牌”螃蟹走俏黄石、武汉、深圳、江苏等多地市场。
  从一个下岗女工,到如今创建了黄石著名水产品牌的女企业家,王桂香不等不靠,奋斗不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成了4000亩螃蟹养殖基地和100多亩规模的垂钓乐园,将“贵香牌”螃蟹打造成为黄石水产行业中一块“金字招牌”。
  回想近20年的创业经历,王桂香说:“天底下只有不敢做事的人,没有做不成的事,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莫忘党的政策好。”
  “贵香牌”螃蟹是黄石非公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王桂香的创业历程也是黄石非公企业家群体蜕变的有力见证。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民间投资3557.2亿元,年均增长31.9%,超过全市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8.6个百分点。
  另一组数据更加振奋。按现价,“十二五”期间黄石民营经济增加值累计增长83.7%,年均增长12.9%,快于GDP的0.7个百分点。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刘海英介绍,黄石民营经济既有出类拔萃的行业龙头企业,又有繁若星辰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蕴含潜力无限,呈现整体向好,稳中求进,遍地开花的态势。
  “民营经济活不活跃,看看我们这几年的商会建设就一目了然。”刘海英自豪地说,如今黄石直属异地商会8家,县(市)区异地商会达25家。
  在市工商联的指导下,黄石市旅游商会、黄石市互联网商务商会等13家行业商会相继成立,黄石市家异地商会重庆黄石商会活跃重庆商界,友好商会更是从北京、山东一路到了新加坡。
  如同一粒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在民间商会频繁交流下,黄石民营经济越发生机勃勃。投资总量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主体不断多元……
  我市民营资本加快战略转移,逐步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重大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等行业和领域,基本覆盖全市各个行业,成为黄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大批企业集团成为行业发展的排头兵、知名品牌的创立者、地方经济腾飞的领头雁,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看产业,以劲牌为代表的饮品食品、三丰智能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振华股份为代表的化工医药、美岛为代表的服装加工等产业集群大放异彩。
  论转型,迪峰公司打造湖北省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完美转身,新冶特钢等传统产业脱胎嬗变,三丰智能等龙头企业逆势竞进,振华股份等优质企业强势崛起,登陆资本市场。
  谈创新,上达电子等新兴产业“无中生有”茁壮成长,笑看风云等互联网企业趁势而起。
  说特色,尹解元石雕、石开工艺、殷祖古建等地方特色产业生机迸发……
  逆风飞扬,千帆竞发。黄石民营经济已成为市域经济中较具潜力较有活力的增长极,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
  
  环境优化 赢得先机
  
  “心里有什么想法,就能与市领导当面倾诉,各职能部门领导也都坐在我身后,随时帮我们解决难题,感觉特别踏实。”今年2月3日,在民营企业家新春团拜会上,市商会副会长、黄石大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谌宏海有感而发。
  振兴“黄石制造”民企恳谈会、黄石非公经济新生代创新创业座谈会、“银企携手,共促发展”金融沙龙……短短几年时间内,各种形式的座谈会、恳谈会、“市长与企业家面对面”活动开展超过40次,由民营企业“娘家”工商联搭建的政企对话沟通平台趋于成熟。
  有问题,当面说清;有难题,政府亲为。政府负责人与企业家坐在一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构建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新型政商关系。
  在年轻一代民营企业经营者们为市委市政府的重视而欣喜时,老一代民营企业家们则更能感受到这份重视的来之不易。
  不少人依然记得,2013年的春天,民营企业家们次在经济工作会议中坐上了主席台。
  “企业家是黄石立起来的脊梁,必须要让脊梁硬起来。‘产业、企业家老大’,就是要让企业家感受到发展的氛围和气场,感受到环境优化带来的再创业的冲动和再次扩张的力量。”市委书记周先旺的话语掷地有声。
  一场雷霆之势的“春雷行动”拉开了黄石优化环境、服务企业的序幕。紧接着,一系列的举措相继推出,市委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度、力度推进各项政策和工作落实。
  在全省率先实现涉企行政审批“零收费”,市级层面29个审批事项全部下放城区,简政放权,服务民间投资;大力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五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新政,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出台《关于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展若干意见》、《黄石市企业上市工作绿色通道制度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推进企业上市、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文件……
  今年4月12日,黄石市钜晟重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早宝拿到新鲜出炉的湖北省著名商标证书难掩激动,胡早宝当时正在准备一次招投标,已准备好其它材料,却独独缺了份商标证书,招投标工作也险些“搁浅”,直至有关部门“雪中送炭”。
  这得益于“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2015年以来,黄石启动“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市领导带头开展对企业的保姆式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共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018个,问题总解决率83%。
  而为了解决民营企业家较头疼的融资难问题,市工商联协调联系市担保集团与劲牌公司,共同筹资4亿元组建了“中小企业过桥还贷资金池”,共为我市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11.15亿元,以破解资金链断裂等制约企业生存发展难题。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这样温润如春的市场环境下,我市民营经济主体宛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民营经济主体约15.5万户,注册资本1225.3亿元,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90%以上。
  
  饮水思源 反哺社会
  
  “销售额84.99亿元,上交税金23.34亿元,累计公益捐赠4.25亿元……”今年1月19日,劲牌公司对外发布2015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里面一组亮眼的数据引人侧目。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劲牌致力于公益事业的那份20年不变的恒心。早在上世纪90年代,劲牌就已开始投入公益助学,2004年,正式启动“劲牌阳光班”项目,旨在为品学兼优的特困高中生搭建一个健康成长、成才的平台。11年间,劲牌业已形成以助学为主的完整公益体系。劲牌在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309个阳光班,受惠学生15450余人,11年累计投入近1.2亿元。
  市工商联主席、劲牌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少勋曾在多个场合中表示,“金钱至上”的企业缺乏理想、信念、责任的浇灌,如同没有灵魂,无以为继,没有未来。
  “民营企业家们要勇于担起自己的社会使命,做有理想、有信念、负责任的民营企业家。”在黄石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报告会上,吴少勋诚恳的话语引得台下400多名民营企业家掌声连连。
  履行企业使命,勇担社会责任。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各项公益活动中,从“心”出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民营企业家冯声波、刘合伍以造福桑梓的赤诚之心,分别投资发展九古奇村旅游、成立龙凤山富农合作社,带动地方新兴农业产业发展;大冶新冶特钢公司捐款300万元,资助黄石市科技馆免费开放。
  今年夏天,一轮轮强降雨突临我市,多个地区持续遭受特大暴雨重袭,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黄石民营企业家挺身而出,不约而同地走向了抗洪一线,成为我市今年防汛战线上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黄石卫材药业有限公司送上防汛一线亟需的防暑降温和消毒杀菌药品;黄石酒店烹饪行业商会为一线防汛抗洪人员带去了盒饭与饮用水等食品;湖北鑫索钢构公司则组建了一支50多人的抗洪突击队,多次奔赴防汛一线,参与救灾……
  7月7日,市工商联发出紧急倡议,希望全市民营企业家们参与到防汛中来,为防汛抗灾献一份爱心。短短一天时间,首批20名企业家带头捐赠455万元。
  在近年来的“精准扶贫、民企助力”行动中,民营企业家们与全市重点贫困村结对帮扶,累计投入精准扶贫资金达4亿元。
  “黄石民企的责任与担当让人动容。”刘海英表示,在过去的几年里,民营经济为我市经济社会作出巨大贡献,黄石经济平稳的发展态势与民营企业家的努力密不可分,希望在“十三五”期间,黄石民营企业家要继续坚定信心,钻研匠心,汇聚同心,为黄石转型发展、加快建成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
  
  信心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
  
  有这样两组数据:
  黄石现有民营经济主体约15.5万户,注册资本1225.3亿元。“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民间投资3557.2亿元,年均增长31.9%,民营资本投入几乎覆盖城市各个行业。
  截至2016年11月底,黄石拥有各类市场主体16.9万多户,占全市民营经济的95%以上;年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85%以上。
  数据的背后,既是一组民营资本迸发出来的活力账,又是一本民众幸福指数账,更是一份城市发展的未来账。
  市场千变万化,非公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行业深度融合、服务体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知识产权保护等许多隐形壁垒。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十分严峻,非公经济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面临新的挑战,又迎来新的机遇。在这种经济新常态下,城市还有许多事要做、要做好。
  信心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动力。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期,越是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越是要远谋近施、积极应对。
  大冶新冶特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文平说:“我们不能控制市场,但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力量。”
  朴实无华的话语,令人鼓舞的斗志,正是黄石民营企业决心不改变、信心不动摇,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较好见证。
  坚定信心与决心,我们不能埋怨一时一事上的波动,要有长远战略眼光,坚持大方向,树立大目标,让非公经济敢于发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只要我们把“一碗水端平”,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把发展环境优化好,创业者有安全感,非公经济活力自会喷薄而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6275/
1
上一篇黄石首届双人乒乓球赛
下一篇 点钞反假能手徐思思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