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中国民俗学会20日举行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专家座谈会,探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的传承路径,让民俗和非遗保护学者忧心的是,当下很多人对二十四节气价值认识不足,珍视不够。21日是冬至,此后天地间阳气开始回升。不过,要提升二十四节气的“阳气”,应拿出有效措施并付诸行动。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申遗成功不易,传承保护之路更难。从某种意义上说,申遗成功是走向保护的又一次出发。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说,节气本来是生活的一部分,要传承就要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需要,利用节气开展饮食、养生等各种活动,让它深深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生产实践中。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毕雪飞曾长期在日本留学。她说,日本对待二十四节气的做法值得借鉴。二十四节气传入日本已有1000多年,有的节气被列入日本的法定祝日(节日),更多的是以民间节日的形式进行传承实践,其他方面比如文学领域也有关于节气的大量表达。
“所有中国人都应当是二十四节气的传承者、保护者和实践者。”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说,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等都应行动起来,其中基层社区、年轻人和儿童更是该遗产项目代际传承的重要力量。农学、民俗学等专家将为中小学生编写二十四节气知识读本,提升年轻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
其实,二十四节气里的每个节气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施爱东说,希望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唤起人们对已遗忘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寻回这些“冷知识”不仅有助于让生活变得更诗意,也为更好地洞察历史找到“理解的钥匙”。
专家呼吁提升二十四节气“阳气”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中国民俗学会20日举行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专家座谈会,探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的传承路径,让民俗和非遗保护学者忧心的是,当下很多人对二十四节气价值认识不足,珍视不够。21日是冬至,此后天地间阳气开始回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