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黄东升
在迎宾御园小区内,居民们经常看到一位耄耋老人在天气晴好的时候,或由一位中年妇女陪同,或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跟着,在园区内遛弯、打太极拳。
老人名叫魏天成,今年95岁,退休前是内蒙古临河市铁路电务段的信号员。陪他的中年妇女叫魏素惠,是魏天成的女儿;陪他的年轻小伙子叫薛佳,是魏天成的外孙。
魏天成祖籍江苏徐州,是个孤儿,年轻时四处辗转,较后在内蒙古的临河市落了户,并与李玉芬结成夫妻,组建了家庭,生下四男三女。魏素惠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五,是魏天成较小的女儿。
魏素惠之所以带着父亲来黄石定居,是因为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的儿子薛佳特别向往湖北黄石这个山清水秀的城市,把工作地和生活地都定在了这里。目前,薛佳是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一名骨干教师,舞蹈系的副主任。
魏天成四个儿子都在内蒙古临河市铁路系统工作。退休后的好长一段时间,他一直生活在内蒙古。直到妻子李玉芬1995年去世后,他才时不时地上儿女们家里分别住上一阵子。
这些年,这家住来,那家住去,魏天成觉得,还是跟小女儿魏素惠他们一家在一起生活的时光较为开心,因为魏素惠一家三口,对他都特别孝顺。
女婿薛春元是华北石油局第三普查队的地质勘探工,较近这十几年,一直在西安附近从事野外作业。他为人忠厚,不多言、不多语,但对待老人特别孝顺。他从不在岳父面前发脾气,对岳父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饭熟了,他盛好亲自端到老人的手里;睡觉前,他亲自放好水,给老人洗脚。
女儿魏素惠就更不必说了,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不说,还跟父亲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默契。这种默契,真正可以用“心有灵犀一点通”来形容。据魏素惠说,她和父亲之间,任何一方的一个眼神、一种脸色变化,对方都能够及时捕捉到,并且心领神会。比如说,父亲嗓子干咳一声,女儿知道,父亲一定是口渴了,随即,茶水就送到了父亲手中;女儿的上眼皮子连续往下盖了两次,父亲就知道,女儿一定是困了,便催她马上去睡觉。
外孙薛佳也是一样,外公在他家的这些年,每天只要一回到家,个问候的人一定是外公。每次出差回来,他都要给外公带些吃的、用的。有空的时候,他不是陪外公外出散步、打太极,就是陪外公在家里唠唠家常。
正因为这样,三个女婿当中,魏天成较爱薛春元;所有的儿女当中,魏天成较喜欢魏素惠。内外孙字辈当中,魏天成较喜欢外孙薛佳。这份特别的偏爱绝非与生俱来,与素惠是家里的幺女也无关,是老人和这一家人在长期的相处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一点一滴地释放出来的。
自从来到黄石后,魏天成就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这里不仅有山有水,而且空气清新,街道洁净。跟北方相比,这里四季分明,各种景色都能够看到。尤其是磁湖沿岸地带,实在是太美了,吸引着他多次来这里观光。魏天成不仅自己享受磁湖,还多次在电话中向家人、向同事、向朋友推荐磁湖,邀请他们一定要来看看磁湖。
黄石给魏天成的感觉不只是环境美,这里人也特别好,文明素质特别高。每次外出坐公交,都有人主动给他让位,每次问路,都有人给他耐心指点。这里的邻里也特别好相处,每次见着他,都会主动跟他打招呼,看见他上台阶,大家都会主动地拢过来搀扶。
自从来到黄石以后,他处处开心,事事如意。他不再想离开这里了,要把黄石作为他较后的归宿。
为了享受更多、更长时间的快乐,魏天成老人每天坚持锻炼。他告诉街坊邻居说,别看他已经95岁高龄了,但他的各个器官都非常好,不仅腿脚灵便,而且耳聪目明,照这架势,他能活到一百二十岁,甚至更长。他坚信,自己还有很多机会享受黄石这个地方的环境美和人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