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通讯员 张倩)上世纪70年代,大冶铁矿大部分人都住平房。盛夏的傍晚,有竹床的家庭就会早早搬出竹床放在坪里。吃完晚饭,或躺或坐或是一整晚就在竹床上消夏。
那时,我们家只有一个60厘米宽的竹床,手术后的我全身都是石膏,“木乃伊”一样躺在那竹床上,父母担心才1岁的妹妹躺在我边上,稍不留神就会滚到地下,很想要个小竹床给妹妹。在计划经济时代,哪家要是有不要的东西不会丢掉,被需要者会如获至宝。我们家想拥有一个小小竹床的心愿成了大家的心愿、然后又变成了宣传大喇叭到处播放。
在大家留心打探下,终于获知,有一户要搬进铁矿新建的楼房,他家的孩子也长大了,新房子有电扇不需要再搬竹床到楼下纳凉了。小竹床来到我们家之日,旧主人还简介下了其历史是几易其主的紧俏货,在他家,这个小竹床记录了他家三个孩子的幼年时光。我总在想,这小竹床到底有多大年纪了?
59根被劈得细细的竹条组成了36厘米宽,130厘米长的小巧的竹床,没有一丁点的断裂、缺失;俯看,还可以感觉得到这是一筒竹子做的,错落有致的竹节构成了竹床平面,就是如今也是很少见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竹床的每一个衔接都是竹子,没有任何别的辅助。随着岁月的变迁,小竹床亦变成深褐色的了。担心其身子骨哪天垮掉,我还特意绕了一圈小号铁丝绑住其四个脚。可怜如此玲珑的竹床,来到我家之前,在一家又一家呆了很多年的经历,怎么也舍不得它离开我们,几次搬家,它都随着我们乔迁,俨然成了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