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阮瑞祺)
为了让咱们黄石的水变得更加干净、清澈,全市的江河湖库塘水体保护实现了“包产到户”。记者昨从黄石市五水共治办获悉,该办对全市域范围的6千余个水体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五长”制度,明确了各个水体的责任人。
黄石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城市水系水体众多,既有70余公里的长江岸线,又有大冶湖、磁湖、保安湖、网湖、富河、王英水库等重点湖泊、水库,还有数以千计的塘堰,并且长江还是黄石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
基于黄石水系众多这一根本实际,黄石将治水放在了重要的位置。2016年8月9日,黄石市委十二届十七次全会通过了《关于落实“五长”责任制推进“五水共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奏响了黄石生态发展的福音。
市五水共治办深入按照市委全会精神要求,全面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渍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工作。全会闭幕后,市五水共治办迅速摸清黄石的水体家底。
该办对全市域范围的6千余个水体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五长”,全市“四大家”领导,各城区、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乡镇、街道党政负责同志、村支部书记均被纳入“五长”行列,明确了市级“五长”28名,其中江长1名、湖长5名、河长14名、库长8名;县级“五长”65名,大冶33名、阳新4名、黄石港1名、西塞山19名、下陆1名、铁山2名、开发区5名。
五水共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治水工作责任逐级压实,做到江河湖库塘所有水体都有人负责、都有人监管、都有人治理,形成了全市域治水的浓厚工作氛围。值得一提的是,五股水还分别由市委书记、市长、市政协主席、市人大党组书记、市委副书记分别领衔包保,进一步强化了“五水共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有力推进了全市治水工作。
五水共治要达到什么标准?《决定》提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磁湖、大冶湖、网湖、保安湖、王英水库等重点湖库水质达标率100%;在排渍水方面,加强排水管网疏浚、维护、建设及渍水点改造,建设城市排水监控平台,力争城区防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2017年底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并成功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黄石“五水共治”誓还碧水清流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阮瑞祺) 为了让咱们黄石的水变得更加干净、清澈,全市的江河湖库塘水体保护实现了包产到户。记者昨从黄石市五水共治办获悉,该办对全市域范围的6千余个水体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五长制度,明确了各个水体的责任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5455/